成语名称:乘虚蹈隙(chengxudaoxi)
成语繁体:乘虛蹈隙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犹言切中窾窍。比喻叩击中节。
成语出处: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黄龙举起磬击子来,在磬上铿铿锵锵的乱击,协律谐声,乘虚蹈隙。”
成语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近义词:击中要害
反义词:不着边际
英文翻译:attack an unguarded point
强则戒骄逸,处安有备;弱则暗图强,待机而动;用兵善乘虚蹈隙,出奇制胜。
范蠡的军事宗旨:强则戒骄逸,处安有备;弱则暗图强,待机而动;用兵善乘虚蹈隙,出奇制胜。
于是,立即决定乘虚蹈隙,除留两营兵力防守古牧地外,大队人马星夜向乌鲁木齐疾进。
主要是:利用时机,揭竿而起;除暴安良,广收人心;飘忽不定,流动作战;乘虚蹈隙,以战养战,等等。
千里辗转,一圩孤军,经年困穷,矢志不灭,全圩玉碎,无一降者,金田之众,得乘虚蹈隙,终成燎原之炽,凌十八之功,不可灭也。
乘虚而起、乘虚而入,乘虚蹈隙在实质上就是利用敌方的危难之机、空虚地带、矛盾冲突、薄弱环节,发挥己方的实力优势,予以打击、拓展。
静中要保持全神贯注,镇定从容,伺机而发的气概;动中要做到凝神息虚、察觉对手、以变应变,达到乘虚蹈隙、每发必中、战而胜之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