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目四望 [ jí mù sì wàng ]
极:尽;极目:用尽目力远望。指尽眼力所及眺望四方
去害兴利 [ qù hài xīng lì ]
去:除掉;兴:兴办。去掉有害的兴办有利的
季友伯兄 [ jì yǒu bó xiōng ]
比喻交情深,义气重。
拓落不羁 [ tuò luò bù jī ]
拓落:形容性情放浪;羁:束缚。性情放浪,不受束缚
遁名匿迹 [ dùn míng nì jì ]
遁:隐藏;匿:藏匿。隐姓埋名,不让人闻知。
省役薄赋 [ shěng yì báo fù ]
省:减少;赋:税。减轻徭役和赋税,施行仁政
视人如子 [ shì rén rú zǐ ]
形容帝王、官吏爱护百姓。同“视民如子”。
星霜屡移 [ xīng shuāng lǚ yí ]
星霜:星辰运转,一年循环一次,每年秋季降霜,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。表示岁月更换。
修文偃武 [ xiū wén yǎn wǔ ]
修:昌明,修明;偃:停止。提倡文教,停息武事。
九流人物 [ jiǔ liú rén wù ]
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。
悔不当初 [ huǐ bù dāng chū ]
悔:后悔;当初:开头,起初。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。
垂成之功 [ chuí chéng zhī gōng ]
垂:接近,快要。将要成就的大功业。
举目无亲 [ jǔ mù wú qīn ]
抬起眼睛,看不见一个亲人。比喻单身在外,人地生疏。
假誉驰声 [ jiǎ yù chí shēng ]
指没有真才实学,靠互相吹捧扬名。
祸国殃民 [ huò guó yāng mín ]
祸、殃:损害。使国家受害,百姓遭殃。
匹夫小谅 [ pǐ fū xiǎo liàng ]
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。
乌焦巴弓 [ wū jiāo bā gōng ]
乌:黑色;焦:火力过猛,使东西烧成炭样。原是《百家姓》中的四个姓氏。比喻烧得墨黑。
涤瑕荡秽 [ dí xiá dàng huì ]
涤:清除;瑕:玉上的斑点;荡:清除;秽:肮脏。指清除旧的恶习。
怨气满腹 [ yuàn qì mǎn fù ]
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。形容怨愤之气极大。
不可胜数 [ bù kě shèng shǔ ]
胜:尽。数也数不过来。形容数量极多。
大得人心 [ dà dé rén xīn ]
人心:即民心。指受百姓热烈拥护。
变迹埋名 [ biàn jì mái míng ]
迹:痕迹,踪迹。改变行踪,隐蔽姓名
麻木不仁 [ má mù bù rén ]
不仁:没有感觉。肢体麻痹,失去知觉。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。
水中著盐 [ shuǐ zhōng zhuó yán ]
比喻不着痕迹。
水光山色 [ shuǐ guāng shān sè ]
泛指山水景色。
【成语拼音】xuē xìng
【成语解释】 拼音:xuē xìng 薛(Xuē)姓源出有三: 1、出自任姓, 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之后,以国名为氏。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,分别得十二个姓,其中一支叫禺阳的,被封于任地(约今山东省济宁),得任姓。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和《通志·氏族略》等所载,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,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,禹封其于薛国(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),后世子孙以国为氏。曾一度迁邳(今山东省微山西北)。奚仲十二世孙仲虺,在商汤时任左相,复居薛。其裔孙成,徙国于挚,更号挚国。商末,周伯季历娶挚国之女太任为妻,生姬昌,即周文王。周武王灭商后,又封成的后裔为薛侯。春秋后期,薛国再次迁到下邳(今江苏省邳县西南)。薛国历夏、商、周三朝,共六十四世,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,公子登到楚国为官,因以国名为氏。 2、出自妫姓, 为虞舜后裔孟尝君(田文)之后,以封邑名为氏。据《吴录》所载,孟尝君是著名的“战国四公子”之一,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(即任姓薛国旧地),田婴死后,田文袭封,仍以薛为食邑。至秦灭六国,失封,子孙分散。西汉初,田文之孙田国、田陵到竹邑(今安徽省宿州市北)居住,以封邑命氏,遂为薛氏。 3、出自他姓或他族改姓而来: ① 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所载,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,将鲜卑的复姓叱干氏改单姓薛。 ② 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裔。唐时有薛怀义,本姓冯。 ③ 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,辽西有薛姓。 ④ 今满、蒙、土家、朝鲜族有此姓,客家人亦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