燔书阬儒 [ fán shū kēng rú ]
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倚老卖老 [ yǐ lǎo mài lǎo ]
卖:卖弄。仗着岁数大,摆老资格。
指树为姓 [ zhǐ shù wéi xìng ]
道教传说,老子生于李树下,因以李为姓。
白面书郎 [ bái miàn shū láng ]
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坑儒焚书 [ kēng rú fén shū ]
坑:活埋;焚:烧。焚毁书籍,坑杀书生
燔书坑儒 [ fán shū kēng rú ]
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人老心不老 [ rén lǎo xīn bù lǎo ]
指人虽然老了,但有一颗年轻的心
识涂老马 [ shí tú lǎo mǎ ]
老马认识路。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。同“识途老马”。
生老病死 [ shēng lǎo bìng sǐ ]
佛教指人的四苦,即出生、衰老、生病、死亡。今泛指生活中生育、养老、医疗、殡葬。
目不知书 [ mù bù zhī shū ]
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同“目不识书”。
白首之心 [ bái shǒu zhī xīn ]
老年时的壮志。
拥书南面 [ yōng shū nán miàn ]
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同“拥书百城”。
师老兵疲 [ shī lǎo bīng pí ]
师、兵:军队;老:衰竭;疲:疲乏。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
一目十行 [ yī mù shí háng ]
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七老八倒 [ qī lǎo bā dǎo ]
形容年老体衰。
老实疙瘩 [ lǎo shí gē da ]
忠厚老实的人
牙签锦轴 [ yá qiān jǐn zhóu ]
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。借指书籍。形容书籍之精美。同“牙签玉轴”。
鹤骨霜髯 [ hè gǔ shuāng rán ]
瘦骨白须。形容年老。
老成之见 [ lǎo chéng zhī jiàn ]
老成:阅历多而练达世事。老练而周到的见解
反老为少 [ fǎn lǎo wéi shǎo ]
反:同“返”,归,还。道教语,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
书不尽言 [ shū bù jìn yán ]
书:书信。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
丁真永草 [ dīng zhēn yǒng cǎo ]
南朝梁丁觇善隶书,陈智永善草书,当时人称“丁真永草”。后用以赞人书法之工妙。
棺材瓤子 [ guān cái ráng zǐ ]
指快死的老年人
恤老怜贫 [ xù lǎo lián pín ]
周济老人,怜惜穷人。
练达老成 [ liàn dá lǎo chéng ]
老练稳重。
【成语拼音】lǎo shū
【成语解释】指旧书或古书。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<二十四孝图>》:“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,都是家藏的老书,并非我所专有。” 张天翼 《畸人手记》:“三叔不顺嘴地问‘那--那--你岳老子是留学的呀?’‘从前在屋里读老书,中了经济特科。三十好几了才出洋留学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