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师老兵疲(shilaobingpi)
成语繁体:師老兵疲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师、兵:军队;老:衰竭;疲:疲乏。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
成语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晋师可击也,师老而劳,且有归志,必大克也。”《魏书·许谦传》:“慕容无道,侵我疆场,师老兵疲,天亡期至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上以师老兵疲,遂废交址布政司,以黎利权署国事。◎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·老挝反覆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21章:“同时也被二团缠得师老兵疲,消耗惨重。”
近义词:强弩之末
反义词:斗志昂扬
英文翻译:trops are worn-out
师老兵疲,成语,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
这就叫做师老兵疲。
师老兵疲,将领就没有威信。
屡攻不克,师老兵疲,将士倦怠厌战。
琳遣将讨之,不克,又师老兵疲不能进。
屯兵坚城之下,苦战3月,师老兵疲,士气低落。
和尚道衍劝言,说师老兵疲,应回北平再图后举。
大雨将临,吴军军容严整,我军师老兵疲,陛下不可轻进。
陈军远道而来,师老兵疲,粮草未济,利在休整,虽众,不足惧。
虽然凯旋而归,班师回朝,但师老兵疲,民穷财匮,国力大损,元气大丧。
虽诸路军所至胜捷,但因粮运不济,师老兵疲,又无水战之备,难以控制淮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