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兵以信 [ zhì bīng yǐ xìn ]
治兵:管理军队,训练军队。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
缮甲厉兵 [ shàn jiǎ lì bīng ]
缮甲:修理铠甲;厉:磨砺;兵:武器。指作军事准备
鼠目寸光 [ shǔ mù cùn guāng ]
形容目光短浅,没有远见。
不计其数 [ bù jì qí shù ]
没法计算数目。形容很多。
兵在精而不在多 [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]
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。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。
精兵勇将 [ jīng bīng yǒng jiàng ]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
怒目切齿 [ nù mù qiè chǐ ]
怒目:怒视的样子;切齿:咬紧牙齿。形容极其愤恨。
借寇兵,赍盗粮 [ jiè kòu bīng,jī dào liáng ]
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兵戈扰攘 [ bīng gē rǎo rǎng ]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扰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。
兵连祸结 [ bīng lián huò jié ]
兵:战争;连:接连;结:相联。战争接连不断,带来了无穷的灾祸。
寸铁杀人 [ cùn tiě shā rén ]
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。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。
积甲山齐 [ jī jiǎ shān qí ]
兵甲堆叠如山。极言其多。
原形败露 [ yuán xíng bài lù ]
本来面目暴露出来。
首唱义兵 [ shǒu chàng yì bīng ]
唱:通“倡”,带头;兵:战斗。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
兵销革偃 [ bīng xiāo gé yǎn ]
销毁兵器,放下甲盾。指太平无战事。
兵强马壮 [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]
兵力强盛,战马健壮。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口呆目钝 [ kǒu dāi mù dùn ]
形容很吃惊的样子。同“口呆目瞪”。
眉目不清 [ méi mù bù qīng ]
眉目:条理。事物条理不清或文章没有条理
精兵强将 [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 ]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
枕戈达旦 [ zhěn gē dá dàn ]
枕着兵器,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报国心切。同“枕戈待旦”。
目瞪口张 [ mù dèng kǒu zhāng ]
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兵戈抢攘 [ bīng gē chēng rǎng ]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
蛾眉曼睩 [ é méi màn lù ]
曼睩:明亮转动的眼睛。形容女子的眉目秀美有神
一目五行 [ yī mù wǔ háng ]
犹一目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万目睚眦 [ wàn mù yá zì ]
睚:眼角;眦:眼框;睚眦:瞪眼睛。众人瞪目表示愤怒。
【成语拼音】bīng mù
【成语解释】士兵的头目,普通军官。 郭孝成 《直隶革命记》:“决定后,拟举通永镇 王怀庆 为北方民军大都督,遂於十一月十二日,由 滦 军全体军长兵目具名,电告 北京 袁世凯 顺直諮议局及 上海 议和代表。” 郭孝成 《湖南光复纪事》第三节:“入选之兵,以次分扎各庙宇寺观,由排长兵目分班日夜操练,纪律严肃,为从来所未有。” 子虚子 《湘事记·军事篇一》:“ 陈作新 颇交驩, 作新 亦 瀏阳 人,兵目学堂学生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