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拏祸结 [ bīng ná huò jié ]
战争、灾祸连续不断。同“兵连祸结”。
秣马利兵 [ mò mǎ lì bīng ]
秣:喂;利:锋利。磨好兵器,喂饱战马。形容准备战斗
拭目以观 [ shì mù yǐ guān ]
拭目:擦眼睛。擦亮眼睛看。指仔细观看
头昏目眩 [ tóu hūn mù xuàn ]
头脑昏晕,眼睛发花。同“头昏目晕”。
片甲不回 [ piàn jiǎ bù huí ]
一个士兵也没回来。形容全军覆没。
兵微将寡 [ bīng wēi jiàng guǎ ]
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
用兵如神 [ yòng bīng rú shén ]
调兵遣将如同神人。形容善于指挥作战。
刿目怵心 [ guì mù chù xīn ]
刿:刺伤;怵:惊动。指触目惊心。
骋怀游目 [ chěng huái yóu mù ]
骋怀:放开胸怀,往远处想;游目:远眺。纵目四望,开阔心胸。
金刚努目 [ jīn gāng nǔ mù ]
形容面目威猛可畏。
调兵遣将 [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]
调动兵力,派遣将领。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
兵强将猛 [ bīng qiáng jiàng měng ]
兵力强盛,将领勇猛。形容军力强大
出奇无穷 [ chū qí wú qióng ]
指多出奇兵,多用奇计。比喻变化多端,使人难以捉摸。
曳兵弃甲 [ yè bīng qì jiǎ ]
拖着兵器,丢掉铠甲。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。
兵戎相见 [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]
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鹰视狼顾 [ yīng shì láng gù ]
形容目光锐利,为人狠戾。
十围五攻 [ shí wéi wǔ gōng ]
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,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。
兵无常势 [ bīng wú cháng shì ]
常:不变;势:形势。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 [ chóng zú ér lì,cè mù ér shì ]
重足:双脚并拢;侧目:斜着眼睛。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。
庐山真面目 [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]
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。
瞋目案剑 [ chēn mù àn jiàn ]
瞋目:瞪大眼睛;案:通“按”,握住。瞪圆双眼,握着宝剑。形容带剑者怒目圆睁的样子
遣将征兵 [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]
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同“遣兵调将”。
借贼兵,赍盗粮 [ jiè zéi bīng,jī dào liáng ]
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伤心惨目 [ shāng xīn cǎn mù ]
伤心:使人心痛;惨目:惨不忍睹。形容非常悲惨,使人不忍心看。
兵燹之祸 [ bīng xiǎn zhī huò ]
兵燹:战乱所造成的破坏。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。
【成语拼音】bīng mù
【成语解释】士兵的头目,普通军官。 郭孝成 《直隶革命记》:“决定后,拟举通永镇 王怀庆 为北方民军大都督,遂於十一月十二日,由 滦 军全体军长兵目具名,电告 北京 袁世凯 顺直諮议局及 上海 议和代表。” 郭孝成 《湖南光复纪事》第三节:“入选之兵,以次分扎各庙宇寺观,由排长兵目分班日夜操练,纪律严肃,为从来所未有。” 子虚子 《湘事记·军事篇一》:“ 陈作新 颇交驩, 作新 亦 瀏阳 人,兵目学堂学生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