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真养性 [ xiū zhēn yǎng xìng ]
学道修行,涵养性情。
搽脂抹粉 [ chá zhī mǒ fěn ]
指化妆打扮。今亦用于形容掩饰、遮盖。
鹤骨松筋 [ hè gǔ sōng jīn ]
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。
两道三科 [ liǎng dào sān kē ]
说三道四,花言巧语。
得道多助 [ dé dào duō zhù ]
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。
有声没气 [ yǒu shēng méi qì ]
形容说话无精打采。同“有声无气”。
顿足搥胸 [ dùn zú duī xiōng ]
边跺脚边击打胸脯。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。
妇道人家 [ fù dào rén jiā ]
妇道: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。指成年女子
说嘴打嘴 [ shuō zuǐ dǎ zuǐ ]
夸口的人偏偏自己出丑
如意算盘 [ rú yì suàn pán ]
比喻考虑问题时从主观愿望出发,只从好的方面着想打算。
包打天下 [ bāo dǎ tiān xià ]
包:承担全部任务,负责完成。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。常指人逞强争胜。
发科打趣 [ fā kē dǎ qù ]
科:古戏曲用语;打趣: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。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
能说善道 [ néng shuō shàn dào ]
道:说,讲。形容口齿伶俐,很会说话
打诨插科 [ dǎ hùn chā kē ]
诨:诙谐逗趣的话。科: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;戏曲、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。同“插科打诨”…
顺道者昌,逆德者亡 [ shùn dào zhě chāng,nì dé zhě wáng ]
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。同“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”。
热肠古道 [ rè cháng gǔ dào ]
热肠:热心肠;古道: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,形容厚道。指待人真诚、热情。
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 [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 ]
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,故意明修栈道,迷惑对方,暗中绕道奔袭陈仓,取得胜利。陈仓,古县名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。
怨声满道 [ yuàn shēng mǎn dào ]
道:道路。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。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
道微德薄 [ dào wēi dé báo ]
道行和才能都很差。多作谦辞。
重逆无道 [ zhòng nì wú dào ]
大逆不道,行事不循理。
鞫为茂草 [ jú wéi mào cǎo ]
指杂草塞道。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。
逆道乱常 [ nì dào luàn cháng ]
指违背道德纲常。
弹无虚发 [ dàn wú xū fā ]
弹:弹子或子弹。弹子或子弹颗颗中靶,没有一颗打出靶外。形容百发百中。
壶浆塞道 [ hú jiāng sāi dào ]
壶浆:以壶盛着酒浆;塞道:挤满道路。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。
天道昭彰 [ tiān dào zhāo zhāng ]
天道:天理;昭彰:明显。指老天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
【成语拼音】dǎ dào
【成语解释】[释义](动)封建时代,官员出行,先令差役开道,使百姓回避。 [构成]动宾式:打|道 [例句]打道回府。(作谓语)英文翻译1.[旧] clear the way (for officials in ancient times)详细解释亦称“ 打道子 ”。古代官员出行时,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。 元 无名氏 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我只听得一下鼓,一下锣,撮枷稍的公吏搊搜,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逮社》:“吩咐左右,不必打道,儘着百姓来瞧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县官便打道回衙。”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到得城里,寻个赤脚讼师写好白头呈子,正值城隍打道,就上前拦马头告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