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扮女妆 [ nán bàn nǚ zhuāng ]
男人打扮成女人
掴打挝揉 [ guāi dǎ zhuā róu ]
掴:打;挝:击;揉:搓。比喻手段狠毒,软硬兼施,欺骗恐吓
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 [ mó gāo yī chǐ,dào gāo yī zhàng ]
魔:恶鬼;道:道行,道法。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。
公道自在人心 [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]
公道:公正的道理;自:自然。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
打狗看主 [ dǎ gǒu kàn zhǔ ]
狗有主人,打不打它,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。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。
大逆不道 [ dà nì bù dào ]
逆:叛逆;道:指封建道德;不道:违反封建道德。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。
铁打铜铸 [ tiě dǎ tóng zhù ]
铁打成的,用铜浇铸的。形容非常坚固。
正己守道 [ zhèng jǐ shǒu dào ]
道:道德。端正自己,严格遵守道德标准。
宿世冤家 [ sù shì yuān jia ]
指有前世仇怨。形容积怨很深。也用作昵称
打牙撂嘴 [ dǎ yá liào zuǐ ]
打牙:说闲话。指说闲话,相互嘲弄戏骂
顽皮贼骨 [ wán pí zéi gǔ ]
指品行不端,无赖狡诈的人。
口角生风 [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]
比喻说话流利,能说会道。
关门打狗 [ guān mén dǎ gǒu ]
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,然后进行有效打击。
劈里啪啦 [ pī li pā lā ]
象声词,形容爆裂、拍打等的连续声音
跌打损伤 [ diē dǎ sǔn shāng ]
泛指人因跌、打、磕、碰等原因而受的伤
稳扎稳打 [ wěn zhā wěn dǎ ]
扎:安营。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。比喻有把握、有步骤地工作。
打退堂鼓 [ dǎ tuì táng gǔ ]
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。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。
花枝招展 [ huā zhī zhāo zhǎn ]
招展:迎风摆动的样子。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。
拔刀相助 [ bá dāo xiāng zhù ]
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。
宽打窄用 [ kuān dǎ zhǎi yòng ]
瞀打得宽裕一些,用起来节省一些。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。
披头盖脑 [ pī tóu gài nǎo ]
盖:压。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。形容(打击、冲击、批评等)来势很猛。
道道地地 [ dào dào dì dì ]
非常地道
明修栈道 [ míng xiū zhàn dào ]
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,实际上却另有打算。
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 [ féng shān kāi lù,yù shuǐ dié qiáo ]
逢:遭逢,遇见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,遇见水则架起桥梁。比喻不畏艰险,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
肉绽皮开 [ ròu zhàn pí kāi ]
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了。形容伤势严重。多指受残酷拷打。
【成语拼音】dǎ dào
【成语解释】[释义](动)封建时代,官员出行,先令差役开道,使百姓回避。 [构成]动宾式:打|道 [例句]打道回府。(作谓语)英文翻译1.[旧] clear the way (for officials in ancient times)详细解释亦称“ 打道子 ”。古代官员出行时,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。 元 无名氏 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我只听得一下鼓,一下锣,撮枷稍的公吏搊搜,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逮社》:“吩咐左右,不必打道,儘着百姓来瞧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县官便打道回衙。”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到得城里,寻个赤脚讼师写好白头呈子,正值城隍打道,就上前拦马头告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