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正从邪 [ shě zhèng cóng xié ]
舍:放弃;邪:不正当,不正派。舍弃正当的事不做,而去干邪恶的勾当
厉兵粟马 [ lì bīng sù mǎ ]
磨快兵器喂饱马。指准备作战。
明堂正道 [ míng táng zhèng dào ]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同“明公正气”。
擐甲执兵 [ huàn jiǎ zhí bīng ]
擐:穿;兵:武器。身披铠甲,手拿武器。指准备战斗。
横行介士 [ héng xíng jiè shì ]
介士:同“甲士”,披甲的士兵。螃蟹的别称。
革邪反正 [ gé xié fǎn zhèng ]
革除错误,回到正道上。
辞严气正 [ cí yán qì zhèng ]
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同“辞严义正”。
坚甲利兵 [ jiān jiǎ lì bīng ]
坚固的盔甲,锋利的兵器。形容精锐的部队。
缮甲治兵 [ shàn jiǎ zhì bīng ]
缮甲:修治铠甲。比喻作军事准备。亦作“缮甲厉兵”。
公正无私 [ gōng zhèng wú sī ]
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
邪不犯正 [ xié bù fàn zhèng ]
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亦作“邪不伐正”。
兵连祸深 [ bīng lián huò shēn ]
兵:指战争。战争连年不断,灾祸持续相结
正色直绳 [ zhèng sè zhí shéng ]
指严正执法。
兵无常形 [ bīng wú cháng xíng ]
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指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正经八本 [ zhèng jīng bā běn ]
正经的,严肃认真的。同“正经八百”。
蒙以养正 [ méng yǐ yǎng zhèng ]
指从童年开始,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。
忠果正直 [ zhōng guǒ zhèng zhí ]
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
练兵秣马 [ liàn bīng mò mǎ ]
训练士兵,喂饱战马。指作好战斗准备。
东讨西征 [ dōng tǎo xī zhēng ]
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。同“东征西讨”。
出奇制胜 [ chū qí zhì shèng ]
奇:奇兵,奇计;制:制服。出奇兵战胜敌人。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。
辞严谊正 [ cí yán yì zhèng ]
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同“辞严义正”。
归邪返正 [ guī xié fǎn zhèng ]
返:回归。指改正错误,返回正确道路
正色危言 [ zhèng sè wēi yán ]
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同“正色直言”。
居重驭轻 [ jū zhòng yù qīng ]
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。
七扭八歪 [ qī niǔ bā wāi ]
形容不端正。
【成语拼音】zhèng bī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。对“奇兵”而言。《尉缭子·勒卒令》:“正兵贵先,奇兵贵后。” 宋 苏洵 《权书上·攻守》:“吾观古之善用兵者,一阵之间尚犹有正兵、奇兵、伏兵三者以取胜。” 明 李贽 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正兵法度森严,无隙可乘,谁敢邀堂堂而击正正,以取灭亡之祸歟?”(2).正规部队;主力部队。 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十一:“又须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,积蓄芻粮。” 宋 叶梦得 《石林燕语》卷八:“ 宝元 康定 间, 元昊 初叛, 契丹 亦以重兵压境。时承平久,三路正兵寡弱,乃詔各籍其民,不问贫富,三丁取一,为乡弓手。已而 元昊 寇 陕西 , 刘平 、 石元孙 等败没,死者以万计,正兵益少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﹝臣﹞应督率 额勒登保 、 德楞泰 等,合剿 徐天德 、 冷天禄 二贼为正兵,而以 七十五 观成 所剿之 夔州 贼、 富成 所剿之 保寧 贼,两路为偏师。”(3). 清 代新军一等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