抵掌谈兵 [ dǐ zhǎng tán bīng ]
兵:军事。拍手畅谈军事
闲言碎语 [ xián yán suì yǔ ]
闲:与正事无关;碎:指说话唠叨。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。
选士厉兵 [ xuǎn shì lì bīng ]
士:军士;厉:磨;兵:武器。挑选士兵,磨利武器。指做好战前准备
秣马厉兵 [ mò mǎ lì bīng ]
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
振兵释旅 [ zhèn bīng shì lǚ ]
收缴兵器,解散军队。
端端正正 [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]
形式上、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,正正规规
明公正气 [ míng gōng zhèng qì ]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
正复为奇 [ zhèng fù wéi qí ]
正:正常;奇:奇特。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,正常可变为奇特
兵以诈立 [ bīng yǐ zhà lì ]
兵:军事,战争;诈:欺骗。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,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
游骑无归 [ yóu qí wú guī ]
游骑:离队的骑兵。离队的骑兵,无处可归。比喻离了根本,得不到归宿。
兵闻拙速 [ bīng wén zhuō sù ]
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。
秉公任直 [ bǐng gōng rèn zhí ]
持心公正,处事正直。
正名责实 [ zhèng míng zé shí ]
正:端正。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
治兵振旅 [ zhì bīng zhèn lǚ ]
兵、旅:泛指军队。整训军队,振作士气
正中己怀 [ zhèng zhōng jǐ huái ]
正合自己的心意。同“正中下怀”。
正谏不讳 [ zhèng jiàn bù huì ]
正谏:正言劝谏。指正言劝谏,毫不隐讳
匡谬正俗 [ kuāng miù zhèng sú ]
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
邪不压正 [ xié bù yā zhèng ]
邪:邪气,指不正派的人或事;不正当的、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、正派的事物。
方正不苟 [ fāng zhèng bù gǒu ]
方正:正直;苟:苟且,不正派。指为人品行正直,不逢迎诌媚
守正不桡 [ shǒu zhèng bù ráo ]
处理事情公平正直,不讲情面。同“守正不挠”。
正正经经 [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]
①严肃而认真。②形容正大光明。
案兵束甲 [ àn bīng shù jiǎ ]
放下兵器,捆束铠甲。指停止作战。
倒持干戈 [ dǎo chí gān gē ]
犹言倒持泰阿。干、戈,皆兵器。
遣将调兵 [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 ]
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见“遣兵调将”。
正中其怀 [ zhèng zhòng qí huái ]
正:恰好;中:投合。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
【成语拼音】zhèng bī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摆开阵势正面作战的军队。对“奇兵”而言。《尉缭子·勒卒令》:“正兵贵先,奇兵贵后。” 宋 苏洵 《权书上·攻守》:“吾观古之善用兵者,一阵之间尚犹有正兵、奇兵、伏兵三者以取胜。” 明 李贽 《与周友山书》:“正兵法度森严,无隙可乘,谁敢邀堂堂而击正正,以取灭亡之祸歟?”(2).正规部队;主力部队。 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十一:“又须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,积蓄芻粮。” 宋 叶梦得 《石林燕语》卷八:“ 宝元 康定 间, 元昊 初叛, 契丹 亦以重兵压境。时承平久,三路正兵寡弱,乃詔各籍其民,不问贫富,三丁取一,为乡弓手。已而 元昊 寇 陕西 , 刘平 、 石元孙 等败没,死者以万计,正兵益少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﹝臣﹞应督率 额勒登保 、 德楞泰 等,合剿 徐天德 、 冷天禄 二贼为正兵,而以 七十五 观成 所剿之 夔州 贼、 富成 所剿之 保寧 贼,两路为偏师。”(3). 清 代新军一等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