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地无银三十两 [ 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 ]
比喻想要隐瞒、掩盖真相,结果反而彻底暴露
崤函之固 [ xiáo hán zhī gù ]
比喻地势十分险要。
实偪处此 [ shí bèng chǔ cǐ ]
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。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,不得不如此。
栉比鳞差 [ zhì bǐ lín cǐ ]
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,密密地排列着。同“栉比鳞次”。
阽危之域 [ diàn wēi zhī yù ]
阽危:危险;域:境地。危险的境地。
殊方绝域 [ shū fāng jué yù ]
指极远的地方。
戴玄履黄 [ dài xuán lǚ huáng ]
犹戴天履地。玄指天,黄指地。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。
走伏无地 [ zǒu fú wú dì ]
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。
尽地主之谊 [ jìn dì zhǔ zhī yì ]
地主:当地的主人;谊:通“义”。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,指招待外地来客
巴山夜雨 [ bā shān yè yǔ ]
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。
地阔天长 [ dì kuò tiān cháng ]
阔:宽广。指天空广大,大地辽阔
以锥刺地 [ yǐ zhuī cì dì ]
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。比喻见识浅陋,所知甚少。
仗气直书 [ zhàng qì zhí shū ]
仗:依靠,凭借。指坚持正义,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
地主之谊 [ dì zhǔ zhī yì ]
地主:当地的主人;谊:义务。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。
天时地利人和 [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]
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,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。
明火执杖 [ míng huǒ zhí zhàng ]
点着火把,拿着武器。原指公开抢劫。后比喻公开地、毫不隐藏地干坏事。
进壤广地 [ jìn rǎng guǎng dì ]
指扩展地域。
早为之所 [ zǎo wéi zhī suǒ ]
为:安排;所:处所。早点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。指应及早作安排
岩穴之士 [ yán xué zhī shì ]
指隐士。古时隐士多山居,故称。
息影家园 [ xī yǐng jiā yuán ]
息影:退隐闲居。形容退隐家中
冰天雪地 [ bīng tiān xuě dì ]
形容冰雪漫天盖地。
破釜焚舟 [ pò fǔ fén zhōu ]
犹破釜沉舟。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。
脚不沾地 [ jiǎo bù zhān dì ]
形容走得非常快,好象脚尖都未着地。同“脚不点地”。
肤寸之地 [ fū cùn zhī dì ]
肤寸:古代长度单位,1肤=4寸。指面积狭小的土地
撑天拄地 [ chēng tiān zhǔ dì ]
犹言顶天立地。
【成语拼音】dì yǐn
【成语解释】谓隐居于偏僻之地。 隋 王通 《文中子·周公篇》:“ 薛收 问隐。子曰:‘至人天隐,其次地隐,其次名隐。’” 阮逸 注:“辟地山林,高身全节。” 清 金农 《樊口西郊行药》诗:“谁知地隐人,时来一行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