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地起雷 [ píng dì qǐ léi ]
犹言平地一声雷。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
不牧之地 [ bù mù zhī dì ]
不能牧养牛马的地。指荒地。
天地诛戮 [ tiān dì zhū lù ]
犹天诛地灭。比喻为天地所不容。同“天地诛灭”。
狡兔三穴 [ jiǎo tù sān xué ]
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。同“狡兔三窟”。
地广民稀 [ dì guǎng mín xī ]
广:宽阔;稀:稀少。指土地广大,人烟稀少
潜光匿曜 [ qián guāng nì yào ]
隐藏光采。常指隐居。同“潜光隐耀”。
天下为家 [ tiān xià wéi jiā ]
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,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,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,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。
膏腴之地 [ gāo yú zhī dì ]
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。
腹里地面 [ fù lǐ dì miàn ]
指内部地区。
霄壤之殊 [ xiāo rǎng zhī shū ]
霄:云霄,也指天。壤:土地。天和地般不同。形容差别很大。亦作“霄壤之别”。
道道地地 [ dào dào dì dì ]
非常地道
际地蟠天 [ jì dì pán tiān ]
形容遍及天地间。
麻痹大意 [ má bì dà yì ]
麻痹: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,比喻失去警觉。指粗心、疏忽,对事物不敏感,失去警惕性。
南山隐豹 [ nán shān yǐn bào ]
隐:隐伏。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
用天因地 [ yòng tiān yīn dì ]
利用天时,顺应地利。
人间地狱 [ rén jiān dì yù ]
人世间的活地狱。比喻黑暗的社会。
匿迹隐形 [ nì jì yǐn xíng ]
隐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使人知。
顶天踵地 [ dǐng tiān zhǒng dì ]
犹言顶天立地。指生存于天地之间。
无立锥之地 [ wú lì zhuī zhī dì ]
没有立锥子的地方。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。后常形容贫穷。
福地洞天 [ fú dì dòng tiān ]
原为道家语,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。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。
天开地辟 [ tiān kāi dì pì ]
犹言开天辟地。
扑天盖地 [ pū tiān gài dì ]
铺天盖地。形容声势大,来势猛。
暗礁险滩 [ àn jiāo xiǎn tān ]
暗礁:隐没在水中的岩石;险滩:水流湍急的地方。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
席地幕天 [ xí dì mù tiān ]
以地为席以天为幕。指在露天席地而卧。
攻城徇地 [ gōng chéng xùn dì ]
攻:攻打,进攻;徇地:夺占土地。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
【成语拼音】dì yǐn
【成语解释】谓隐居于偏僻之地。 隋 王通 《文中子·周公篇》:“ 薛收 问隐。子曰:‘至人天隐,其次地隐,其次名隐。’” 阮逸 注:“辟地山林,高身全节。” 清 金农 《樊口西郊行药》诗:“谁知地隐人,时来一行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