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起炉灶 [ chóng qǐ lú zào ]
指事情遭受挫折后,再从头做起。
遁世无闷 [ dùn shì wú mèn ]
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。
鱼贯而行 [ yú guàn ér xíng ]
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。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。
笔笔直直 [ bǐ bǐ zhí zhí ]
非常直,没有曲折、弯弧或棱角
宛转悠扬 [ wǎn zhuǎn yōu yáng ]
委宛曲折,也指声音悠扬动听。
春秋笔法 [ chūn qiū bǐ fǎ ]
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。
无是无非 [ wú shì wú fēi ]
没有是与不是。比喻空闲没有事情
同气相求 [ tóng qì xiāng qiú ]
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。
闲邪存诚 [ xián xié cún chéng ]
闲:防备,禁止。约束邪念,保持诚实。
洗兵牧马 [ xǐ bīng mù mǎ ]
洗擦兵器,喂养战马。指做好作战准备。
宦海浮沉 [ huàn hǎi fú chén ]
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,变化不定。
浮收勒索 [ fú shōu lè suǒ ]
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。同“浮收勒折”。
化铁为金 [ huà tiě wéi jīn ]
化:变。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。比喻修改文章,化腐朽为神奇
誓不罢休 [ shì bù bà xiū ]
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
立身处世 [ lì shēn chǔ shì ]
立身:做人;处世:在社会上活动,与人交往。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。
千回万转 [ qiān huí wàn zhuǎn ]
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。
风从虎,云从龙 [ fēng cóng hǔ,yún cóng lóng ]
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。
锋芒挫缩 [ fēng máng cuò suō ]
锋芒:刀或剑的尖端,比喻事物的尖锐部分;挫:挫折;缩:后退。指人的锐气才干受挫折而后退。
胎死腹中 [ tāi sǐ fù zhōng ]
比喻一件事情还在筹备阶段就夭折
中庸之道 [ zhōng yōng zhī dào ]
指不偏不倚,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。
风云际会 [ fēng yún jì huì ]
风云:比喻难得的机会;际会:遇合。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。
沆瀣一气 [ hàng xiè yī qì ]
沆瀣:指唐时的崔沆、崔瀣。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。
昼夜不息 [ zhòu yè bù xī ]
昼夜:白天和黑夜;息:停止。日夜不停
声求气应 [ shēng qiú qì yìng ]
应:应和,共鸣;求:寻找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诎寸信尺 [ qū cùn xìn chǐ ]
诎:通“屈”,屈服、折服。信:通“伸”。屈折一寸,伸长一尺。比喻舍弃小的毛病,伸张大的事理。亦作“诎寸伸尺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zhé gān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。《明史·食货志三》:“水次折乾,沿途侵盗,妄称水火,至有凿船自沉者。”(2).谓以钱代替实物。 明 焦竑 《玉堂丛语·规讽》:“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,每一巡边,虽打中火,亦费百金,未尝折乾。到处皆要供具,烧羊亦数头。” 赵佩如 常宝堃 《新灯谜》:“乙:咱赌一盒烟卷。甲:烟卷还得去买,干脆折干赌两千块钱。”(3).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。《明史·兵志二》:“折乾者,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,有事则召募以应。” 清 蒋士铨 《临川梦·抗疏》:“凡官吏,恣婪索,尽无遗。綵缎金花以及折乾等礼似山堆,敲剥灾民,抛妻卖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