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刍挽粒 [ fēi chú wǎn lì ]
指迅速运送粮草。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飞蓬随风 [ fēi péng suí fēng ]
枯蓬随风飞。比喻人没有主见,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。
飞黄腾踏 [ fēi huáng téng tà ]
形容马的飞驰。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。
魂飞胆落 [ hún fēi dǎn luò ]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鸿鹄高翔 [ hóng hú gāo xiáng ]
鸿鹄:天鹅。像天鹅那样飞得又高又远。比喻人的志向远大。
鸢飞鱼跃 [ yuān fēi yú yuè ]
鸢:老鹰。鹰在天空飞翔,鱼在水中腾跃。形容万物各得其所。
魂飞神丧 [ hún fēi shén sāng ]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行走如飞 [ xíng zǒu rú fēi ]
行:走路。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
飞谋荐谤 [ fēi móu jiàn bàng ]
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。同“飞谋钓谤”。
飞刍挽粮 [ fēi chú wǎn liáng ]
指迅速运送粮草。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飞粮挽秣 [ fēi liáng wǎn mò ]
指迅速运送粮草。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飞蓬乘风 [ fēi péng chéng fēng ]
蓬:蓬草。指蓬草乘风飞转,飘荡不定。比喻人无坚定意志,随情势而改变。同“飞蓬随风”。
飞鹰走犬 [ fēi yīng zǒu quǎn ]
指打猎游荡的生活。同“飞鹰走狗”。
骑者善堕 [ qí zhě shàn duò ]
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。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,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。
败鳞残甲 [ bài lín cán jiǎ ]
败:毁坏。残败零碎的鳞甲,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。
飞檐走脊 [ fēi yán zǒu jǐ ]
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同“飞檐走壁”。
腾达飞黄 [ téng dá fēi huáng ]
形容骏马奔腾飞驰。比喻骤然得志,官职升得很快。同“飞黄腾达”。
马如游鱼 [ mǎ rú yóu yú ]
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。同“马如游龙”。
飞鸿雪爪 [ fēi hóng xuě zhǎo ]
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。同“飞鸿印雪”。
魂飞魄飏 [ hún fēi pò yáng ]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飞蛾赴焰 [ fēi é fù yàn ]
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同“飞蛾赴火”。
莺飞燕舞 [ yīng fēi yàn wǔ ]
莺燕飞舞。象征春光明媚。
凤皇于飞 [ fèng huáng yú fēi ]
比喻夫妻和好恩爱。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。同“凤凰于飞”。
魂飞胆破 [ hún fēi dǎn pò ]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南棹北辕 [ nán zhào běi yuán ]
犹南航北骑。形容乘舟骑马,南北奔走。
【成语拼音】fēi qí
【成语解释】(1).快马。 前蜀 韦庄 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》:“飞骑黄金勒,香车翠鈿装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时有良医 薛子勉 者,家 芋江 ,距城二十里,病且亟,迺飞骑迎之。”《明史·徐文溥传》:“贡献本有定制,乃无故驰骋飞骑,出入都城,伺察动静。”(2). 唐 禁军名。 贞观 十二年 唐太宗 置左右屯营于 玄武门 ,其兵称“飞骑”。 唐 刘餗 《隋唐嘉话》卷中:“ 贞观 中,拣材力驍捷善驰射者,谓之‘飞骑’。上出游幸,则衣五色袍,乘六闲马,猛兽皮韉以从。”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:“初, 太宗 选飞骑之尤驍健者,别署百骑,以为翊卫之备。 天后 初,加置千骑, 中宗 加置万骑,分为左右营,置使以领之。”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“命 仙芝 领飞骑、彉骑及 朔方 、 河西 、 陇右 应赴京兵马,并召募关辅五万人,继 封常清 出 潼关 进讨。”《新唐书·兵志》:“﹝ 贞观 ﹞十二年,始置左右屯营於 玄武门 ,领以诸卫将军,号‘飞骑’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上》:“﹝左右羽林军﹞掌统北衙禁兵,督摄左右厢飞骑仪仗。大朝会,则周卫阶陛;巡幸,则夹驰道为内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