势成骑虎 [ shì chéng qí hǔ ]
骑在老虎背上,要下来不能下来。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,但迫于形势,想停止也停止不了。
羽化飞天 [ yǔ huà fēi tiān ]
羽化:成仙。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。指去世
龙飞凤翥 [ lóng fēi fèng zhù ]
形容笔势雄奇飞动。
雨鬣霜蹄 [ yǔ liè shuāng tí ]
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,状如飘雨,四蹄飞翻,色白如霜。
鸾跂鸿惊 [ luán qí hóng jīng ]
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。
结驷列骑 [ jié sì liè qí ]
驷:套着四匹马的车;骑:一人一马的合称。高车骏马连接成队。形容高贵显赫
高飞远翔 [ gāo fēi yuǎn xiáng ]
飞得既高有远。比喻前程远大。
风起云飞 [ fēng qǐ yún fēi ]
秋风起,白云飞。指触景伤怀
飞鸿踏雪 [ fēi hóng tà xuě ]
鸿:大雁。大雁踩过的雪地。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。同“雪泥鸿爪”、“飞鸿印雪”、“飞鸿雪爪”。
鸿飞冥冥 [ hóng fēi míng míng ]
冥冥:遥空。大雁飞向远空。比喻远走避祸。
盲人骑瞎马 [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]
瞎子骑着瞎马。形容乱闯瞎撞,非常危险。
飞砂走石 [ fēi shā zǒu shí ]
砂土飞扬,小石翻滚。形容风力迅猛。
飞沙扬砾 [ fēi shā yáng lì ]
形容风势很猛。同“飞沙走砾”。
飞刍转饷 [ fēi chú zhuǎn xiǎng ]
指迅速运送粮草。同“飞刍輓粟”。
胡服骑射 [ hú fú qí shè ]
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。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,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、射箭等武艺。
鸾飞凤翥 [ luán fēi fèng zhù ]
鸾凤飞举。比喻仕途得意。
善骑者堕 [ shàn qí zhě duò ]
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。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,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。
不翼而飞 [ bù yì ér fēi ]
翼:翅膀。没有翅膀却飞走了。比喻物品忽然丢失。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。
飞土逐肉 [ fēi tǔ zhú ròu ]
抛掷土丸以逐禽兽。同“飞土逐害”。
比翼双飞 [ bǐ yì shuāng fēi ]
比翼:翅膀挨着翅膀。双飞:成双的并飞。比喻夫妻情投意合,在事业上并肩前进。
比翼齐飞 [ bǐ yì qí fēi ]
比翼:翅膀挨着翅膀。齐飞:成双的并飞。比喻夫妻情投意合,在事业上并肩前进。
青梅竹马 [ qīng méi zhú mǎ ]
青梅:青的梅子;竹马:儿童以竹竿当马骑。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。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。
魂飞胆战 [ hún fēi dǎn zhàn ]
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飞黄腾达 [ fēi huáng téng dá ]
飞黄:传说中神马名;腾达:上升,引伸为发迹,宦途得意。形容骏马奔腾飞驰。比喻骤然得志,官职升得很快。
飞蛾赴烛 [ fēi é fù zhú ]
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同“飞蛾赴火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fēi qí
【成语解释】(1).快马。 前蜀 韦庄 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》:“飞骑黄金勒,香车翠鈿装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时有良医 薛子勉 者,家 芋江 ,距城二十里,病且亟,迺飞骑迎之。”《明史·徐文溥传》:“贡献本有定制,乃无故驰骋飞骑,出入都城,伺察动静。”(2). 唐 禁军名。 贞观 十二年 唐太宗 置左右屯营于 玄武门 ,其兵称“飞骑”。 唐 刘餗 《隋唐嘉话》卷中:“ 贞观 中,拣材力驍捷善驰射者,谓之‘飞骑’。上出游幸,则衣五色袍,乘六闲马,猛兽皮韉以从。”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三》:“初, 太宗 选飞骑之尤驍健者,别署百骑,以为翊卫之备。 天后 初,加置千骑, 中宗 加置万骑,分为左右营,置使以领之。”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“命 仙芝 领飞骑、彉骑及 朔方 、 河西 、 陇右 应赴京兵马,并召募关辅五万人,继 封常清 出 潼关 进讨。”《新唐书·兵志》:“﹝ 贞观 ﹞十二年,始置左右屯营於 玄武门 ,领以诸卫将军,号‘飞骑’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上》:“﹝左右羽林军﹞掌统北衙禁兵,督摄左右厢飞骑仪仗。大朝会,则周卫阶陛;巡幸,则夹驰道为内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