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吐三握 [ sān tǔ sān wò ]
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。
一日三秋 [ yī rì sān qiū ]
三秋:三个季度。意思是一天不见面,就象过了三个季度。比喻分别时间虽短,却觉得很长。形容思念殷切。
三思而行 [ sān sī ér xíng ]
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经过反复考虑,然后再去做。
二三君子 [ èr sān jūn zǐ ]
犹二三子。
避军三舍 [ bì jūn sān shè ]
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
不壹而三 [ bù yī ér sān ]
指再三;多次。
祝哽在前,祝噎在后 [ zhù gěng zài qián,zhù yē zài hòu ]
祝:祝祷;哽、噎:食物塞住喉咙。古代帝王接养三老、五更,以示仁惠。当三老、五更进餐时,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
见墙见羹 [ jiàn qiáng jiàn gēng ]
比喻念念不忘先贤。
褒贤遏恶 [ bāo xián è è ]
褒:褒奖,称赞;遏:抑止,阻止。赞扬贤良,阻止邪恶
三位一体 [ sān wèi yī tǐ ]
比喻三个人、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整体。
调三窝四 [ tiáo sān wō sì ]
指挑拨是非。同“调三斡四”。
两两三三 [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]
①指三两为群。②形容稀疏。
蓝田生玉 [ lán tián shēng yù ]
蓝田:地名,在陕西省,古时蓝田出产美玉。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。
大酺三日 [ dà pú sān rì ]
酺:聚饮。大聚饮三天
三槐九棘 [ sān huái jiǔ jí ]
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,公卿大夫分坐其下,后因以“槐棘”指三公或三公之位。
三分鼎立 [ sān fēn dǐng lì ]
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三分鼎足”。
鼎分三足 [ dǐng fēn sān zú ]
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鼎足三分”。
贤者在位 [ xián zhě zài wèi ]
有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,有才能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
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 [ xián zhě zài wèi,néng zhě zài zhí ]
有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,有才能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
三心两意 [ sān xīn liǎng yì ]
常指不安心,不专一。同“三心二意”。
而立之年 [ ér lì zhī nián ]
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。后为三十岁的代称。
众建贤才 [ zhòng jiàn xián cái ]
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
三求四告 [ sān qiú sì gào ]
指再三求告。
兴丞相叹 [ xīng chéng xiàng tàn ]
兴:兴起;丞相:宰相;叹:感叹。感叹人的贤与不肖,关键在于自处
三三两两 [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]
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
【成语拼音】sān xián
【成语解释】(1).佛教语。指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。 唐 李邕 《岳麓寺碑》:“四行乐而不取,三贤登而更迁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变文》:“越三贤,超十地,福德周圆入佛位。”参见“ 三贤十圣 ”。(2).三个贤人。 宋 俞文豹 《吹剑四录》:“ 方魁 与同榜 方登 、 方吉 ,皆 唐 诗人缺唇处士 方干 之后,与 严子陵 、 范文正公 为钓臺三贤。” 明 瞿佑 《归田诗话·乐天晚年》:“ 乐天 连为 杭 苏 二州刺史,皆有惠政在民, 杭 则有三贤堂,併 林和靖 、 苏东坡 祠之。” 沉砺 《展张苍水墓》诗:“ 于 墓 岳 祠分鼎足, 西湖 一勺峙三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