枉辔学步 [ wǎng pèi xué bù ]
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。同“邯郸学步”。
蹇视高步 [ jiǎn shì gāo bù ]
犹言昂首阔步。
走及奔马 [ zǒu jí bēn mǎ ]
走:跑。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。形容走路飞快
七步奇才 [ qī bù qí cái ]
有七步成诗的才能。比喻人有才气,文思敏捷
改步改玉 [ gǎi bù gǎi yù ]
步: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,以地位排列。改变步数,改换玉饰。指死者身份改变,安葬礼数也应变更。
铤而走险 [ tǐng ér zǒu xiǎn ]
铤:急走的样子;走险:奔赴险处。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。
孤标独步 [ gū biāo dú bù ]
孤标:独特的标格;独步:超群出众,独一无二。形容品格极其清高。
信步而行 [ xìn bù ér xíng ]
信:随意。无目的地随意行走。
寸步不让 [ cùn bù bù ràng ]
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。形容丝毫不肯让步、妥协。
丢盔抛甲 [ diū kuī pāo jiǎ ]
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。同“丢盔卸甲”。
丢盔弃甲 [ diū kuī qì jiǎ ]
盔、甲:头盔和铠甲。跑得连盔甲都丢了。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。
江东独步 [ jiāng dōng dú bù ]
江东:长江东部地区;独步:独一无二。泛指杰出人才
平步青霄 [ píng bù qīng xiāo ]
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。同“平步青云”。
七步成章 [ qī bù chéng zhāng ]
称人才思敏捷。同“七步成诗”。
脚高步低 [ jiǎo gāo bù dī ]
形容脚步不稳,歪歪倒倒。
丢盔卸甲 [ diū kuī xiè jiǎ ]
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。
弃甲曳兵 [ qì jiǎ yè bīng ]
丢掉盔甲,拖着武器。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。
挠喉捩嗓 [ náo hóu liè sǎng ]
指违腔走调,不合声律。
棋高一着 [ qí gāo yī zhāo ]
一着: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。棋艺高人一步。也比喻技高一等。
登山踄岭 [ dēng shān bù lǐng ]
踄:同“步”,蹈,走。形容长途跋涉,路途辛苦
举步如飞 [ jǔ bù rú fēi ]
举:抬起。形容走得很快
挺而走险 [ tǐng ér zǒu xiǎn ]
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。
抗尘走俗 [ kàng chén zǒu sú ]
抗:举,引伸为表现;尘:尘世;走:跑;俗:世俗。形容为了名利,到处奔走钻营。
横行直走 [ héng xíng zhí zǒu ]
任意奔走,毫无顾忌。
兼程而进 [ jiān chéng ér jìn ]
兼:两倍的。加快步伐,一天走两天的路程
【成语拼音】bù zǒu
【成语解释】◎ 步走 bùzǒu[run on foot] 步行逃跑操引军从 华容道步走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详细解释(1).徒步逃走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,几不得脱。”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慎所好》:“及 侯景 率兵向闕,尚书郎已下,多不解乘马,狼狈步走,死者相继於道路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六年》:“ 毅 兵大败,弃船,以数百人步走,餘众皆为 循 所虏。”(2).徒步快走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外国·西域记》:“有善步走者,日可行二三百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