轩輶之使 [ xuān yóu zhī shǐ ]
轩輶:古代士大夫乘坐的车;使:使者。指帝王的使臣
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[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]
指人虽死,余威犹在。同“死诸葛能走生仲达”。
形诸笔墨 [ xíng zhū bǐ mò ]
形:描写;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用笔墨把它写出来。
裂土分茅 [ liè tǔ fēn máo ]
古代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。
居诸不息 [ jū zhū bù xī ]
居诸:语助词,借指光阴;息:停止,休息。时光不断地推移。形容时光流逝
反求诸己 [ fǎn qiú zhū jǐ ]
求:追究,寻求;诸:“之于”的合成词。反过来追究自己。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。
使臂使指 [ shǐ bì shǐ zhǐ ]
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。比喻指挥自如。
挟天子令诸侯 [ 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 ]
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
安国富民 [ ān guó fù mín ]
使国家安定,使人民富裕。
黄衣使者 [ huáng yī shǐ zhě ]
指出使宫市的太监
显祖扬名 [ xiǎn zǔ yáng míng ]
指使祖宗显耀,使名声传扬。
朱盘玉敦 [ zhū pán yù dūn ]
珠盘:用珍珠装饰的盘子;玉敦:玉制的盛器。特指古代天子、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。
蝶使蜂媒 [ dié shǐ fēng méi ]
使:使者;媒:媒人。比喻传递信息者或媒人
信使往还 [ xìn shǐ wǎng huán ]
信使: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。使者来来往往
鬼使神差 [ guǐ shǐ shén chāi ]
使、差:指使。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,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。
裂地分茅 [ liè dì fēn máo ]
裂:分开;茅:草名,白茅。古代帝王分封土地、建立诸侯
挟天子而令诸侯 [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 ]
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
朱槃玉敦 [ zhū pán yù dūn ]
珠槃:用珍珠装饰的盘子;玉敦:玉制的盛器。特指古代天子、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。
宣之使言 [ xuān zhī shǐ yán ]
宣:疏通,宣导。宣导人民,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
求名责实 [ qiú míng zé shí ]
责:求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,使得名实相符
革命反正 [ gé mìng fǎn zhèng ]
变革天命,使之恢复正常。借指改朝换代。
行或使之 [ xíng huò shǐ zhī ]
行:所作所为;使:命令,指使。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。比喻做事自觉主动
黄袍加身 [ huáng páo jiā shēn ]
五代后周时,赵匡胤在陈桥兵变,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,拥立为天子。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。
称贤使能 [ chēng xián shǐ néng ]
称:举;使:用。举用贤能人士,使其发挥所长
三顾茅庐 [ sān gù máo lú ]
顾:拜访;茅庐:草屋。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。比喻真心诚意,一再邀请。
【成语拼音】zhū shǐ
【成语解释】指 唐 以后受朝廷特派负责处理某种政务的官员。 唐 元结 《舂陵行》序:“到官未五十日,承诸使徵求,符牒二百餘封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凡诸使下三院御史内供奉,其班居正臺监察御史之上。”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东西使班·诸使》:“《宋朝会要》曰: 唐 制百职皆九寺三监分典, 开元 中,始置诸使,朝廷有詔,则云诸司、诸使以该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