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火咒龙 [ shì huǒ zhòu lóng ]
比喻荒诞不经之事。事火,指祀火为神;咒龙,指咒龙请雨。
盅虿之谗 [ zhōng chài zhī chán ]
盅、虿:有毒的虫子;谗:诽谤人的话。像毒虫一样害人的谗言。比喻极为恶毒的毁谤人的话。谗:诽谤人的话。像毒虫一样害人的…
龙断可登 [ lóng duàn kě dēng ]
指可经营得利。龙,通“垄”。
首如飞蓬 [ shǒu rú fēi péng ]
首:头发;飞蓬:飞散的蓬草。形容头发未经修饰,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
匣里龙吟 [ xiá lǐ lóng yín ]
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。原指剑的神通,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。
虎啸龙吟 [ hǔ xiào lóng yín ]
啸:兽类大声吼叫;吟:鸣。像龙在鸣,虎在啸。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。也比喻声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风云
沾溉后人 [ zhān gài hòu rén ]
沾溉:沾润灌溉,引申为使人受益。使后来人得到好处
尔俸尔禄 [ ěr fèng ěr lù ]
尔:你;俸、禄:薪水。你的俸禄。旧时指官吏的薪水。
沸沸扬扬 [ fèi fèi yáng yáng ]
沸沸:水翻滚的样子;扬扬:喧闹、翻动的样子。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。形容人声喧闹。
余杯冷炙 [ yú bēi lěng zhì ]
指吃剩下来的酒食。
膏车秣马 [ gào chē mò mǎ ]
为车上油,给马喂料。指准备起程。
膏烛以明自煎 [ gāo zhú yǐ míng zì jiān ]
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。比喻因有才能或特长而招至祸患。
龙伯钓鳌 [ lóng bó diào áo ]
龙伯:传说中的国名;鳌:大龟。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。比喻非凡的事业
金碧辉煌 [ jīn bì huī huáng ]
碧:翠绿色。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,光彩夺目。
骇龙走蛇 [ hài lóng zǒu shé ]
龙蛇被掠走。形容声势浩大。
雨膏烟腻 [ yǔ gāo yān nì ]
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。
岁在龙虵 [ suì zài lóng shé ]
后指命数当终。同“岁在龙蛇”。
摩口膏舌 [ mó kǒu gāo shé ]
磨练口舌。形容讲话很厉害,善于挑拨诬陷。
富堪敌国 [ fù kān dí guó ]
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。形容极为富有。同“富可敌国”。
操矛入室 [ cāo máo rù shì ]
比喻深入了解对方,找出其纰漏,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。
入室操戈 [ rù shì cāo gē ]
操:拿;戈:古代象矛的武器。到他的屋里去,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。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。
嗛嗛之食 [ qiān qiān zhī shí ]
嗛嗛:微小。指很少的一点食物。
投膏止火 [ tóu gāo zhǐ huǒ ]
用油去浇灭火,火反而烧得更旺。比喻举措失当,适得其反。
九泉无恨 [ jiǔ quán wú hèn ]
九:虚数,指极深;九泉:也称“黄泉”,人死后埋葬的地方。指死而无恨。
膏场绣浍 [ gāo cháng xiù kuài ]
指土地肥沃,水沟纵横。
【成语拼音】lóng gāo
【成语解释】(1).传说中龙的脂膏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方丈山》:“ 燕昭王 二年,海人乘霞舟,以雕壶盛数斗膏,以献 昭王 。王坐 通云之臺 ,亦曰 通霞臺 ,以龙膏为灯,光耀百里,烟色丹紫。国人望之,咸言瑞光,世人遥拜之。”(2).指蜡烛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觐圣》:“凤蜡炼成愁脉脉,龙膏惹起口嘵嘵。” 清 张鉴 《冬青馆古宫词》之二二:“点尽龙膏玉漏催,衰蝉落叶总酸辛。”(3).指灵妙的仙药。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叙传》:“暖金盒内,藏着巧姻缘,就里龙膏起死,闺中秀再整芳颜。”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投膏》:“我偶遇异人,授我龙膏,可以起死回生。”(4).美酒名。 唐 苏鹗 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“龙膏酒,黑如纯漆,饮之令人神爽。此本 乌弋山离国 所献。” 宋 李觏 《麻姑山赋》:“御龙膏之酒,倚云和之瑟。” 清 陈维崧 《采桑子·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》词之三:“百幅霞綃,十斛龙膏,何必 蓬山 访碧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