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粱年少 [ gāo liáng nián shào ]
指富贵人家的子弟。
擒虎拿蛟 [ qín hǔ ná jiāo ]
蛟: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。擒住老虎捉拿蛟龙。比喻降伏强敌,本领高强
剩馥残膏 [ shèng fù cán gāo ]
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。指闺中之作。
旬输月送 [ xún shū yuè sòng ]
形容赋敛繁苛。
卖爵鬻官 [ mài jué yù guān ]
买卖官爵来收取钱财。
膏腴贵游 [ gāo yú guì yóu ]
犹言富家贵族。
降龙伏虎 [ xiáng lóng fú hǔ ]
原是佛教故事,指用法力制服龙虎。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,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。
薰香自烧 [ xūn xiāng zì shāo ]
薰:香草。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。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
卖狗皮膏药 [ mài gǒu pí gāo yao ]
比喻说得很动听,实际上在骗人
车怠马烦 [ chē dài mǎ fán ]
车危且马疲。形容旅途困乏。怠:通“殆”。同“车殆马烦”。
离蔬释蹻 [ lí shū shì zhe ]
离开蔬食,脱去木屐(一说为草鞋)。比喻脱离清苦生活,入身仕官。
膏肓之疾 [ gāo huāng zhī jí ]
指不可医治的绝症。
膏唇歧舌 [ gào chún qí shé ]
歧舌:卖弄口才,说话反复无常。极力用语言打动人
严霜夏零 [ yán shuāng xià líng ]
零:凋零。由于受寒霜摧残,夏季的草木都凋零了。比喻无道的君王恣意暴虐。
龙蟠虎遶 [ lóng pán hǔ rào ]
犹言龙盘虎踞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
鱼龙曼延 [ yú lóng màn yán ]
①古代百戏杂耍名。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,有幻化的情节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,曼延亦兽名。②喻虚假多变,玩弄…
烹龙砲凤 [ pēng lóng pào fèng ]
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。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。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。亦作“烹龙庖凤”。亦作“烹龙煮凤”。
用天因地 [ yòng tiān yīn dì ]
利用天时,顺应地利。
鱼龙漫衍 [ yú lóng màn yǎn ]
古代百戏杂耍名。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,有幻化的情节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,曼延亦兽名。后多比喻虚假多变,玩…
说来话长 [ shuō lái huà cháng ]
表示事情很复杂,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
穷根寻叶 [ qióng gēn xún yè ]
穷:尽。指弄清来龙去脉或事情的真相
弃过图新 [ qì guò tú xīn ]
抛弃过错,谋求更新。
乘龙快婿 [ chéng lóng kuài xù ]
乘龙: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。快婿:称意的女婿。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。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。
龙骧麟振 [ lóng xiāng lín zhèn ]
龙骧,昂举腾跃的样子。比喻将军恩威兼备。
怡然理顺 [ yí rán lǐ shùn ]
怡然:快乐的样子。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。
【成语拼音】lóng gāo
【成语解释】(1).传说中龙的脂膏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方丈山》:“ 燕昭王 二年,海人乘霞舟,以雕壶盛数斗膏,以献 昭王 。王坐 通云之臺 ,亦曰 通霞臺 ,以龙膏为灯,光耀百里,烟色丹紫。国人望之,咸言瑞光,世人遥拜之。”(2).指蜡烛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觐圣》:“凤蜡炼成愁脉脉,龙膏惹起口嘵嘵。” 清 张鉴 《冬青馆古宫词》之二二:“点尽龙膏玉漏催,衰蝉落叶总酸辛。”(3).指灵妙的仙药。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叙传》:“暖金盒内,藏着巧姻缘,就里龙膏起死,闺中秀再整芳颜。”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投膏》:“我偶遇异人,授我龙膏,可以起死回生。”(4).美酒名。 唐 苏鹗 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“龙膏酒,黑如纯漆,饮之令人神爽。此本 乌弋山离国 所献。” 宋 李觏 《麻姑山赋》:“御龙膏之酒,倚云和之瑟。” 清 陈维崧 《采桑子·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》词之三:“百幅霞綃,十斛龙膏,何必 蓬山 访碧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