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不正,言不顺 [ míng bù zhèng,yán bù shùn ]
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
赫赫时名 [ hè hè shí míng ]
赫赫:显耀盛大的样子;名:名声。非常显赫的名声
玄衣督邮 [ xuán yī dū yóu ]
督邮:官名。龟的别称
盗名暗世 [ dào míng àn shì ]
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
名从主人 [ míng cóng zhǔ rén ]
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。
名正言顺 [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]
名:名分,名义;顺:合理、顺当。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
名闻遐迩 [ míng wén xiá ěr ]
名声传扬到各地,形容名声很大。
砥砺名号 [ dǐ lì míng hào ]
指自修品节,以保令名。同“砥厉名号”。
驰名当世 [ chí míng dāng shì ]
驰名:声名远扬;当世:当代,现今。声名在当代传播得很远。形容知名度极高。
齐王舍牛 [ qí wáng shě niú ]
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。
要利盗名 [ yào lì dào míng ]
要:通“邀”。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
名垂罔极 [ míng chuí wǎng jí ]
罔极:没有极限,极为久远。名声流传的极为久远。
鳌头独占 [ áo tóu dú zhàn ]
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。
知名当世 [ zhī míng dāng shì ]
知名:著名、有名。在当代很著名。
利惹名牵 [ lì rě míng qiān ]
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。亦作“利绾名牵”。
名不符实 [ míng bù fú shí ]
名声与实际不符。
声闻过实 [ shēng wén guò shí ]
声闻:名誉。名声超过实际
钓名拾紫 [ diào míng shí zǐ ]
钓:捞取;紫:指贵官的印绶或服饰的颜色。比喻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和官职。
蜗名微利 [ wō míng wēi lì ]
蜗名: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。虚名小利。亦作“蜗利蝇名”、“蜗名蝇利”。
举世闻名 [ jǔ shì wén míng ]
举世:全世界。全世界都知道。形容非常著名。
求名求利 [ qiú míng qiú lì ]
追求名利
不可名状 [ bù kě míng zhuàng ]
名:用言语说出;状:描绘,形容。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
功成名立 [ gōng chéng míng lì ]
成:成功;名:名利。建立了功绩,名声也有了。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
无名之璞 [ wú míng zhī pú ]
指未出名的璞玉。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。同“无名之朴”。
功成名遂 [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]
遂:成就。功绩建立了,名声也有了。
【成语拼音】míng wá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﹝ 神爵 二年﹞ 匈奴 单于遣名王奉献,贺正月,始和亲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名王者,谓有大名,以别诸小王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 代郡 乌丸 行单于 普富卢 、 上郡 乌丸 行单于 那楼 将其名王来贺。” 晋 潘岳 《闲居赋》:“故髦士投紱,名王怀璽。” 唐 杨师道 《咏马》诗:“徒令 汉 将连年去, 宛城 今已献名王。” 宋 张孝祥 《六州歌头》词:“隔水氊乡,落日牛羊下,区脱纵横。看名王宵猎,骑火一川明。”(2).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。 唐 李白 《任城县厅壁记》:“ 汉 则名王分茅, 魏 则天人列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