耕当问奴 [ gēng dāng wèn nú ]
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门外之治 [ mén wài zhī zhì ]
旧指朝廷和政治。
膏肓之疾 [ gāo huāng zhī jí ]
指不可医治的绝症。
整军饬武 [ zhěng jūn chì wǔ ]
整顿军队,治理武备
言若悬河 [ yán ruò xuán hé ]
形容能言善辩,说话滔滔不绝。同“言类悬河”。
远至迩安 [ yuǎn zhì ěr ān ]
远方来归附,近民安居乐业。形容政治清明,国家大治。
以暴易乱 [ yǐ bào yì luàn ]
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
迁延过时 [ qiān yán guò shí ]
迁延:拖延。拖延错过时机
画野分疆 [ huà yě fēn jiāng ]
指划分疆域而治。
覆海移山 [ fù hǎi yí shān ]
翻转大海,移动大山。形容力量巨大。
整纷剔蠹 [ zhěng fēn tī dù ]
谓整治纷乱,清除弊害。
昌歜羊枣 [ chāng chù yáng zǎo ]
据传周文王嗜昌歜,春秋鲁曾点嗜羊枣。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。
诘屈聱牙 [ jí qū áo yá ]
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畅;聱牙:读起来拗口、别扭。形容文字晦涩艰深,难懂难读。
纳叛招亡 [ nà pàn zhāo wáng ]
招收逃亡的人。
政平讼理 [ zhèng píng sòng lǐ ]
政平:政治平允;讼理:讼案得到合理的处理。指政治清明
苛政猛于虎 [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]
政:政治。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。
里巷之谈 [ lǐ xiàng zhī tán ]
多指轻视他人说的话。
兴文匽武 [ xīng wén yǎn wǔ ]
崇尚文治,偃息兵戎。
经济之才 [ jīng jì zhī cái ]
指治国安民的才能。
进善惩奸 [ jìn shàn chěng jiān ]
进用善良,惩治奸恶。
鸡鸣馌耕 [ jī míng yè gēng ]
比喻妇女勤俭治家。
俗耳针砭 [ sú ěr zhēn biān ]
俗:庸俗;砭:古代治病用的针砭;针砭:古人砭石为针的治病术。旧时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。
舞棍弄棒 [ wǔ gùn nòng bàng ]
挥舞着棍棒,高压统治
历精为治 [ lì jīng wéi zhì ]
振奋精神,治理好国家。
虽多亦奚以为 [ suī duō yì xī yǐ wéi ]
奚:何,什么;以:用;为:表疑问。虽然很多又有何用呢?常用于对于多而无当的反诘。
【成语拼音】jí zhì
【成语解释】究办;治理。 明 张居正 《答大同巡抚贾春宇书》:“今三衞之夷,朝入贡而暮犯抢,朝廷未能一一詰治之也,而欲责之于新款之虏,能乎?”《清会典·吏部二·文选清吏司》:“直省设总督,统辖文武,詰治军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