忝窃虚名 [ tiǎn qiè xū míng ]
忝:谦词,愧;窃:窃据。空有虚名
安常习故 [ ān cháng xí gù ]
习:习惯;故:旧例。安于常规,习惯旧例。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,守旧而不思变革。
声名烜赫 [ shēng míng huǐ hè ]
烜赫:形容声名或气势很盛。名声显赫
砥行立名 [ dǐ xíng lì míng ]
磨砺德行,建树功名。
日以为常 [ rì yǐ wéi cháng ]
经常做某件事,成了惯例常规。
考名责实 [ kǎo míng zé shí ]
考:查核。考核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
有名亡实 [ yǒu míng wáng shí ]
光有空名,实际上并不是那样。同“有名无实”。
更姓改名 [ gēng xìng gǎi míng ]
更:改变。指改换原来的姓名
名垂百世 [ míng chuí bǎi shì ]
垂:流传下去。好名声流传后代
附骥名彰 [ fù jì míng zhāng ]
附:依附;骥:千里马;彰:显著。依附有名望者,使自己显名于世。
砥行磨名 [ dǐ xíng mó míng ]
磨砺德行与名节。
名不虚立 [ míng bù xū lì ]
指宜有此盛名,果然不虚妄。
慕名而来 [ mù míng ér lái ]
指仰慕名声而来。
徵名责实 [ zhǐ míng zé shí ]
徵:考察;责:求。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,就其言而观其行,以求名实相符。
名士风流 [ míng shì fēng liú ]
名士: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。名士的风度和习气。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。
蜗利蝇名 [ wō lì yíng míng ]
蜗牛角样的小利;苍蝇头般的微名。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
盛名之下,其实难符 [ shèng míng zhī xià,jī shí nán fú ]
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。
沽名吊誉 [ gū míng diào yù ]
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。同“沽名钓誉”。
盛名难副 [ shèng míng nán fù ]
盛:大;副:相称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。
斗方名士 [ dǒu fāng míng shì ]
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
如雷贯耳 [ rú léi guàn ěr ]
贯:贯穿,进入。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。形容人的名声大。
高姓大名 [ gāo xìng dà míng ]
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。同“高名大姓”。
假名托姓 [ jiǎ míng tuō xìng ]
冒充别人姓名。
桂林杏苑 [ guì lín xìng yuàn ]
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,考中称折桂;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,考中称探杏。因以之指乡试、会试。
逐名趋势 [ zhú míng qū shì ]
追求名声和权势。
【成语拼音】míng lì
【成语解释】(1).著述的体例。 晋 范宁 《<穀梁传集解>序》:“於是乃商略名例,敷陈疑滞,博示诸儒同异之説。” 杨士勋 疏:“商畧名例者,即 范 氏别为畧例百餘条是也。”(2).旧时律书的首篇,犹今之总则,包括刑名与体例。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律之名例,非正文而分明也……法律中诸不敬,违仪失式,及犯罪为公为私,藏入身不入身,皆随事轻重取法,以例求其名也。”《唐律疏议·名例》:“名者,五刑之罪名;例者,五刑之体例……故以名例为首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