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户柴门 [ péng hù chái mén ]
用柴草、树枝等做成的门户。形容居处简陋,生活困苦。
方便之门 [ fāng biàn zhī mén ]
方便:本佛家语,指灵活对待。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,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。
杜门绝客 [ dù mén jué kè ]
指不与人往来。同“杜门谢客”。
关门闭户 [ guān mén bì hù ]
门户都关闭起来。形容冷清寥落。
敲门砖 [ qiāo mén zhuān ]
敲门的砖石,门敲开后就被抛弃。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。
将门虎子 [ jiàng mén hǔ zǐ ]
将门:世代为将的人家。比喻父辈有才能,子孙也身手不凡。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。
过屠门而大嚼 [ guò tú mén ér dà jué ]
屠门:肉店。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。
门不夜扃 [ mén bù yè jiōng ]
形容社会安宁,风气良好。同“门不夜关”。
门户开放 [ mén hù kāi fàng ]
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。也指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,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
席门蓬巷 [ xí mén péng xiàng ]
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。同“席门穷巷”。
侯门似海 [ hóu mén sì hǎi ]
王公贵族的门庭像大海那样深遂。旧时豪门贵族、官府的门禁森严,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入。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,后因地位悬殊而疏…
鸡骨支床 [ jī gǔ zhī chuáng ]
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。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。也形容十分消瘦。
门户洞开 [ mén hù dòng kāi ]
门户:房屋的出入处。比喻险要的地方。大门完全敞开,无遮无拦
珠窗网户 [ zhū chuāng wǎng hù ]
饰珠、镂花的门窗。极言宫殿之奢侈华贵。
送货上门 [ sòng huò shàng mén ]
亲自将货物送到客户门上。指人自愿送上门来承担某种结果
三盈三虚 [ sān yíng sān xū ]
盈:满。虚:空。指孔子的满门弟子,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,多次离开孔子之门。形容讲学效果好,影响大。
曳裾王门 [ yè jū wáng mén ]
曳:拉;裾:衣服的大襟。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。
豪门贵宅 [ háo mén guì zhái ]
豪门:巨富权贵之家。指有权势的富贵人家
出门合辙 [ chū mén hé zhé ]
按同一规格,闭门造车子,用起来自然合辙。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。
推门入桕 [ tuī mén rù jiù ]
桕:门上容纳榫头的槽。比喻两相凑合
罢黜百家 [ bà chù bǎi jiā ]
罢黜:废弃不用。原指排除诸子杂说,专门推行儒家学说。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,不要其他形式。
对屠门而大嚼 [ duì tú mén ér dà jiáo ]
屠门:肉铺。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
桑户棬枢 [ sāng hù juàn shū ]
以桑枝为门,木条为枢。形容居处简陋,家境贫寒。
灭门刺史 [ miè mén cì shǐ ]
指地方官手中的权力,足以使人破家灭门
悬首吴阙 [ xuán shǒu wú què ]
犹言悬门抉目。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。
【成语拼音】xiào mén
【成语解释】孝悌之家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续齐谐记·紫荆树》:“ 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,共议分财,生貲皆平均。惟堂前一株紫荆树,共议欲破三片。明日就截之,其树即枯死,状如火然。 真 往见之,大惊,谓诸兄弟曰:‘树本同株,闻将分斫,所以顦顇,是人不如木也!’因悲不自胜,不復解树,树应声荣茂。兄弟相感,合财宝,遂为孝门。”《北史·孝行传·阎元明》:“少而至孝,行著乡閭……刺史 吕寿恩 列状上闻,詔下州郡,表为孝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