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逆于心 [ mò nì yú xīn ]
心中没有抵触。指情感一致,心意相投。
相逢恨晚 [ xiāng féng hèn wǎn ]
形容一同如故,意气极其相投。见“相见恨晚”。
表里相应 [ biǎo lǐ xiāng yìng ]
内外互相应合。
相生相克 [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]
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物质的互相生发以互相克制的关系。后引申为一般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。
狭路相逢 [ xiá lù xiāng féng ]
在很窄的路上相遇,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,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
箴规磨切 [ zhēn guī mó qiē ]
箴规:规谏,劝戒;切:切磋。互相批评,互相帮助
将相之器 [ jiàng xiàng zhī qì ]
将:将帅;相:宰相;器:度量,才干。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。
相交有年 [ xiāng jiāo yǒu nián ]
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。形容交谊很深
天人感应 [ tiān rén gǎn yìng ]
感应:交感相应。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
自相惊扰 [ zì xiāng jīng rǎo ]
自己人互相惊动,引起骚乱。
白首相庄 [ bái shǒu xiàng zhuāng ]
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。
权均力敌 [ quán jūn lì dí ]
双方权势相当,不相上下。同“权均力齐”。
相灭相生 [ xiāng miè xiāng shēng ]
指互相克制,互相生发或互相依存,互相制约
相安无事 [ xiāng ān wú shì ]
相:互相;安:安稳。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,还过得去。
自相惊忧 [ zì xiāng jīng rǎo ]
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不安。
同恶相救 [ tóng è xiāng jiù ]
形容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
同敝相济 [ tóng bì xiāng jì ]
犹同恶相济。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
将信将疑 [ jiāng xìn jiāng yí ]
将:且,又。有点相信,又有点怀疑。
同恶相助 [ tóng wù xiāng zhù ]
指对共同憎恶者,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。亦作“同恶相恤”。
相得无间 [ xiāng dé wú jiàn ]
相得:彼此投合;间:嫌隙。彼此投合,没有隔阂
琥珀拾芥 [ hǔ pò shí jiè ]
琥珀:植物化石;芥:小东西。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
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 [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,tóng yōu xiāng jiù ]
怜:怜惜。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
祸福相生 [ huò fú xiāng shēng ]
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、相互依存的。
宰相肚里行舟船 [ 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 ]
宰相:丞相。指人肚量宽大,有涵养
同忧相救 [ tóng yōu xiāng jiù ]
指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。
【成语拼音】yǒu xiā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谓有贵相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命义》:“犹 高祖 初起,相工入 丰 沛 之邦,多封侯之人矣。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。”《北史·齐纪中·文宣帝》:“﹝ 武明太后 ﹞及产,命之曰 侯尼于 , 鲜卑 言有相子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自咏》:“形容瘦薄诗情苦,岂是人间有相人?”(2).指有贵相的人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《广异记·阎庚》:“鬼云:‘ 庚 命贫,无位禄。’ 仁亶 问:‘何以致之?’鬼云:‘或绊得佳女,配之有相,当能得耳。’”(3).佛教语。佛教主张万有皆空,心体本寂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“有相”。相,指事物的形象状态。 唐 一行 《大日经疏》卷一:“可见可现之法,即为有相;凡有相者,皆是虚妄。” 唐 姚合 《过钦上人院》诗:“有相无相身,唯师説始真。” 章炳麟 《国故论衡·原名》:“何谓违宗?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。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。因言无相者无有。詰之曰:如种极微有相不?则解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