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之干城 [ guó zhī gān chéng ]
干城: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,这里比喻捍卫者。国家主权的捍卫者。
高低不就 [ gāo dī bù jiù ]
就:成。高者无力得到,低者又不屑迁就。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
笑貌声音 [ xiào mào shēng yīn ]
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
赤口烧城 [ chì kǒu shāo chéng ]
赤舌:指谗言。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
澜倒波随 [ lán dǎo bō suí ]
犹言随波逐流。比喻言行无标准。
言语妙天下 [ 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 ]
形容言语非常精妙。
言行不贰 [ yán xíng bù èr ]
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
言行相副 [ yán xíng xiāng fù ]
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同“言行相符”。
多言数穷 [ duō yán shuò qióng ]
言多必失,必有理屈之时。
汪洋大肆 [ wāng yáng dà sì ]
形容文章、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,潇洒自如。同“汪洋自肆”。
末如之何 [ mò rú zhī hé ]
犹言无法对付,莫可奈何。
大言相骇 [ dà yán xiāng hài ]
大言:夸大的言辞;骇:惊扰。说大话吓唬人
言行相顾 [ yán xíng xiāng gù ]
指言行不互相矛盾。
无胫而至 [ wú jìng ér zhì ]
犹无胫而行。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。
詹言曲说 [ zhān yán qǔ shuō ]
烦琐、片面的言论。
没齿无怨 [ mò chǐ wú yuàn ]
比喻永无怨言。
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 [ yán bù gù xíng,xíng bù gù yán ]
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,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。指言行不一致
通儒硕学 [ tōng rú shuò xué ]
犹言通儒达士。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
诗以言志 [ shī yǐ yán zhì ]
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亦作“诗言志”、“诗以道志”。
谨言慎行 [ jǐn yán shèn xíng ]
谨、慎:小心,慎重。言语行动小心谨慎。
信誓旦旦 [ xìn shì dàn dàn ]
信誓:表示诚意的誓言;旦旦:诚恳的样子。誓言说得真实可信。
枝词蔓说 [ zhī cí màn shuō ]
指繁冗芜杂的言论。
言事若神 [ yán shì ruò shén ]
言:说。预言事情像神仙一样灵验
风言醋语 [ fēng yán cù yǔ ]
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。
言芳行洁 [ yán fāng xíng jié ]
指言行高洁。
【成语拼音】yán zhě
【成语解释】指谏官。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二:“ 仁宗 以微物赐僧,尚畏言者,此所以致太平也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鸿庆铭墓》:“余在故府时,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,言者摘其事,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,即日罢去。” 清 戴名世 《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》:“及言者纷起,司马罢去,詔君就司寇狱;时君已病閲数月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