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然改悔 [ fān rán gǎi huǐ ]
翻然:回飞的样子,形容转变很快;悔:悔恨。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
横眉怒视 [ héng méi nù shì ]
犹言横眉努目。形容怒目相视,态度凶狠的样子。
矫国更俗 [ jiǎo guó gēng sú ]
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一仍旧贯 [ yī réng jiù guàn ]
一:都,全;仍:因袭,依照;贯:习惯的办法。执照老规矩办事,没有丝毫改变。
一字不易 [ yī zì bù yì ]
文字精醇,一个字也不能更改。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。
惊心破胆 [ jīng xīn pò dǎn ]
指内心十分震惊、恐惧。
逐名趋势 [ zhú míng qū shì ]
追求名声和权势。
问寝视膳 [ wèn qǐn shì shàn ]
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同“问安视膳”。
怒目而视 [ nù mù ér shì ]
睁圆了眼睛瞪视着。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。
改口沓舌 [ gǎi kǒu tà shé ]
重新转动舌头,改变原来的说法。
视有如无 [ shì yǒu rú wú ]
视:看待。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。形容不当一回事
熟视不睹 [ shú shì bù dǔ ]
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
改头换尾 [ gǎi tóu huàn wěi ]
指改变原来的面目。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,而实质内容不变。
十目所视 [ shí mù suǒ shì ]
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不刊之论 [ bù kān zhī lùn ]
刊:削除,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,有错误就削去。指正确的、不可修改的言论。
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 [ shì ér bù jiàn , tīng ér bù wén ]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
扭转乾坤 [ niǔ zhuǎn qián kūn ]
乾坤:天地。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。
虎视鹰扬 [ hǔ shì yīng yáng ]
扬:高举,飞起。像老虎那样雄视,像老鹰那样飞翔天空。形容人很有威仪
耳视目听 [ ěr shì mù tīng ]
用耳朵看,用眼睛听。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,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
熟视无睹 [ shú shì wú dǔ ]
熟视:经常看到,看惯;无睹:没有看见。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。
目不别视 [ mù bù bié shì ]
眼睛不往别处看。形容精神集中,专心致志。亦作“目不旁视”。
翻然改悟 [ fān rán gǎi wù ]
翻然:回飞的样子,形容转变很快;悟:醒悟。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
朝更夕改 [ zhāo gēng xī gǎi ]
朝:早上。早晨刚变过,晚上又改变。形容施政或言行经常变动不定
点金作铁 [ diǎn jīn zuò tiě ]
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。也比喻把好事办坏。同“点金成铁”。
改节易操 [ gǎi jié yì cāo ]
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。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;也指去恶为善。同“改操易节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gǎi shì
【成语解释】改变看法;另眼相看。多表示重视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义之所在,不倾於权,不顾其利,举国而与之,不为改视,重死持义而不橈,是士君子之勇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贵贤》:“闻淫声则惊听,见艳色则改视,役聪用明,止此二事。” 明 李东阳 《华容县学重修记》:“瓦甓木石,髹采丹堊,剔朽除秽,易为坚完,焕然大新,观者改视,闻者易听,以为盛举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清廷预备立宪·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》:“大乱由此而息,微特 武昌 匪祸可以刻日就平,抑且政策一新,可使列强改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