逖听遐视 [ tì tīng xiá shì ]
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。
鹰瞵鹗视 [ yīng lín è shì ]
鹰、鹗:两种猛禽;瞵:眼光闪闪地看。形容用凶狠的目光盯视着。
虎视眈眈 [ hǔ shì dān dān ]
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。形容心怀不善,伺机攫取。
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 [ jiāng shān yì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 ]
人的本性的改变,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。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。
眈眈虎视 [ dān dān hǔ shì ]
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
易辙改弦 [ yì zhé gǎi xián ]
变更车道,改换琴弦。比喻改变方向、计划、做法或态度。
改辙易途 [ gǎi zhé yì tú ]
改变行车轨道,另走一条路。比喻改变方向、目标或做法。
矫国革俗 [ jiǎo guó gé sú ]
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
反听收视 [ fǎn tīng shōu shì ]
不听不视。指不为外物所惊扰。
南山可移 [ nán shān kě yí ]
南山:终南山。比喻已经定案,不可更改。
改过作新 [ gǎi guò zuò xīn ]
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。同“改过自新”。
视之不见 [ shì zhī bù jiàn ]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同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。
鹯视狼顾 [ zhān shì láng gù ]
指如同鹯狼视物。形容目光贪婪。
面不改容 [ miàn bù gǎi róng ]
指脸色不改变。形容遇到危难时,镇定自若。
过则勿惮改 [ guò zé wù dàn gǎi ]
过:过错,过失;惮:怕。有了过错,就不要怕去改正
视而弗见,听而弗闻 [ shì ér fú jiàn,tīng ér fú wén ]
视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,听到了当作没听见
改过从善 [ gǎi guò cóng shàn ]
改正错误,决心向善。指去恶就善。同“改过迁善”。
目不旁视 [ mù bù páng shì ]
视:看。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
改政移风 [ gǎi zhèng yí fēng ]
改变风气习俗。
视丹如绿 [ shì dān rú lǜ ]
丹:红。把红的看成绿的。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。
改姓易代 [ gǎi xìng yì dài ]
指朝代改换。泛指政权更替。
虎视鹰瞵 [ hǔ shì yīng lín ]
瞵:注视。像老虎和老鹰扑食那样贪婪、凶残地盯着
江山易改 [ jiāng shān yì gǎi ]
人的本性的改变,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。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。
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 [ shì zhī bù jiàn,tīng zhī bù wén ]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同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。
目不忍视 [ mù bù rěn shì ]
眼睛不忍看视。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
【成语拼音】gǎi shì
【成语解释】改变看法;另眼相看。多表示重视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义之所在,不倾於权,不顾其利,举国而与之,不为改视,重死持义而不橈,是士君子之勇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贵贤》:“闻淫声则惊听,见艳色则改视,役聪用明,止此二事。” 明 李东阳 《华容县学重修记》:“瓦甓木石,髹采丹堊,剔朽除秽,易为坚完,焕然大新,观者改视,闻者易听,以为盛举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清廷预备立宪·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》:“大乱由此而息,微特 武昌 匪祸可以刻日就平,抑且政策一新,可使列强改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