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名点卯 [ yìng míng diǎn mǎo ]
指形式上查点人役。形容照例行事。
隔皮断货 [ gé pí duàn huò ]
指隔着封皮,判断货物的好坏。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。
断烂朝报 [ duàn làn cháo bào ]
断烂:形容陈腐杂乱;朝报: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。指陈旧、残缺,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。
例直禁简 [ lì zhí jìn jiǎn ]
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,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。
好谋无断 [ hào móu wú duàn ]
好:喜爱,喜好;谋:计谋,谋划。爱用计谋,但缺少决断。形容人空有心计而没有胆略
画一之法 [ huà yī zhī fǎ ]
指全体遵行、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。
巧言如流 [ qiǎo yán rú liú ]
巧言:虚伪的好话。虚假惑人的言辞像流水一样畅通。
习为故常 [ xí wéi gù cháng ]
故常:常例。经常如此,养成习惯,就被当作常规了
常来常往 [ cháng lái cháng wǎng ]
经常来往或访问的行动、习惯或事例
快刀断乱麻 [ kuài dāo duàn luàn má ]
快:锋利。比喻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,果断解决复杂的问题
不法常可 [ bù fǎ cháng kě ]
法:当做模式、法则;常可: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。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。
残章断简 [ cán zhāng duàn jiǎn ]
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。编,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。简,竹简,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。同“断编残简”。
清官难断家事 [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shì ]
清官:公正清廉的官吏。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,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
断杼择邻 [ duàn zhù zé lín ]
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,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;孟母三迁居处,选择良好的环境,来影响孟子的成长。
噎噎咽咽 [ yē yē yè yè ]
断断续续的哽咽声
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 [ yī dù zhāo shé yǎo,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 ]
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
断织之诫 [ duàn zhī zhī jiè ]
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,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。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。
绵绵不断 [ mián mián bù duàn ]
绵绵:延续不绝的样子。接连不断,一直延续下去。亦作“绵绵不息”、“绵绵不绝”、“绵延不绝”。
翦爪断发 [ jiǎn zhǎo duàn fā ]
翦:同“剪”。原指古人占卜祭祀时剪掉头发,断掉脚趾来代替身体作牺牲品。后用以表示用极为虔诚的方法祈雨。
有增无已 [ yǒu zēng wú yǐ ]
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。
清官难断家务事 [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 ]
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。指家庭内部的事,外人很难搞清楚。
家道壁立 [ jiā dào bì lì ]
家道:家庭经济状况;壁立:空无所有。形容极其贫穷
房谋杜断 [ fáng móu dù duàn ]
指唐太宗时,名相房玄龄多谋,杜如晦善断。两人同心济谋,传为美谈。
物尽其用 [ wù jìn qí yòng ]
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
断线珍珠 [ duàn xiàn zhēn zhū ]
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纷纷落下。
【成语拼音】duàn lì
【成语解释】(1).断案的准则。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与车骑将军 贾充 等定律令,既成, 预 为之注解,乃奏之曰:‘法者,盖绳墨之断例,非穷理尽性之书,故文约而例直,听省而禁简。’”(2).某种决定适用的范围。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时人居未一,帝上表定制,於是依界土断,惟 徐 、 兖 、 青 三州居 晋陵 者不在断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