飘蓬断梗 [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]
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。比喻到处漂泊,行踪无定。
断长续短 [ duàn chāng xù duǎn ]
续:接、补。截断长的来补短的。比喻取别人的长处,来补自己的短处。
断手续玉 [ duàn shǒu xù yù ]
断:砍下;续:接上。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。比喻得不偿失。
一刀两断 [ yī dāo liǎng duàn ]
一刀斩为两段。比喻坚决断绝关系。
飘萍断梗 [ piāo píng duàn gěng ]
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。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。
独断专行 [ dú duàn zhuān xíng ]
行事专断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形容作风不民主。
断井颓垣 [ duàn jǐng tuí yuán ]
井:指井栏;垣:短墙。断了的井栏,倒塌的短墙。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。
绳锯木断 [ shéng jù mù duàn ]
用绳当锯子,也能把木头锯断。比喻力量虽小,只要坚持下去,事情就能成功。
条条框框 [ tiáo tiáo kuàng kuàng ]
被视为固定的、不能变通的条例规定。
断线鹞子 [ duàn xiàn yào zǐ ]
犹言断线风筝。鹞子,指纸鸢,鸟形风筝。
断齑块粥 [ duàn jī kuài zhōu ]
指食物粗简微薄。形容贫苦力学。同“断齑画粥”。
滔滔不断 [ tāo tāo bù duàn ]
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。
断织劝学 [ duàn zhī quàn xué ]
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
安常习故 [ ān cháng xí gù ]
习:习惯;故:旧例。安于常规,习惯旧例。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,守旧而不思变革。
恩断意绝 [ ēn duàn yì jué ]
恩:恩惠,恩情;意:情份。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,形容感情破裂
日以为常 [ rì yǐ wéi cháng ]
经常做某件事,成了惯例常规。
抽刀断水 [ chōu dāo duàn shuǐ ]
抽刀:拔出刀来。水:流水。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。比喻无济于事,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。
愁肠寸断 [ chóu cháng cùn duàn ]
愁肠:忧思萦绕的心肠。愁得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。形容忧愁到了极点。
遗篇断简 [ yí piān duàn jiǎn ]
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。同“遗编断简”。
桂林杏苑 [ guì lín xìng yuàn ]
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,考中称折桂;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,考中称探杏。因以之指乡试、会试。
水滴石穿 [ shuǐ dī shí chuān ]
水不停地滴,石头也能被滴穿。比喻只要有恒心,不断努力,事情就一定能成功。
断钗重合 [ duàn chāi chóng hé ]
钗:女性首饰。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。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,也指重新团聚
断章摘句 [ duàn zhāng zhāi jù ]
裁断章节,取缀成文。亦有割裂全文,取其所需之意。
截然不同 [ jié rán bù tóng ]
截然:很分明地、断然分开的样子。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。
拈断髭须 [ niān duàn zī xū ]
髭:嘴上边的胡子。频频搓转胡子,以致搓断了几根。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。
【成语拼音】duàn lì
【成语解释】(1).断案的准则。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与车骑将军 贾充 等定律令,既成, 预 为之注解,乃奏之曰:‘法者,盖绳墨之断例,非穷理尽性之书,故文约而例直,听省而禁简。’”(2).某种决定适用的范围。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时人居未一,帝上表定制,於是依界土断,惟 徐 、 兖 、 青 三州居 晋陵 者不在断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