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物致知 [ gé wù zhì zhī ]
格:推究;致:求得。穷究事物原理,从而获得知识。
想当然 [ xiǎng dāng rán ]
凭主观推断,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。
饭囊酒甕 [ fàn náng jiǔ wèng ]
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
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 [ shén ér míng zhī,cún hū qí rén ]
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,在于各人的领会。
先自隗始 [ xiān zì wěi shǐ ]
隗:指战国燕人郭隗;始:开始。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。表示自我推荐。
引伸触类 [ yǐn shēn chù lèi ]
指从某一事物的原则,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。亦作“引申触类”。
东游西荡 [ dōng yóu xī dàng ]
无所事事,到处闲诳。
荣古虐今 [ róng gǔ nüè jīn ]
推崇古代,苛责现今。
日征月迈 [ rì zhēng yuè mài ]
喻指时间不断推移。
引短推长 [ yǐn duǎn tuī cháng ]
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,显人之长。
借水推船 [ jiè shuǐ tuī chuán ]
指趁势行事。亦作“借水行舟”。
描写画角 [ miáo xiě huà jiǎo ]
比喻无中生有。
纹风不动 [ wén fēng bù dòng ]
形容一点儿也不动,非常稳固
敬谢不敏 [ jìng xiè bù mǐn ]
谢:推辞;不敏:不聪明,没有才能。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。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。
世上无难事 [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]
天下没有难事。
一推两搡 [ yī tuī liǎng sǎng ]
形容一再推托。
相辅相成 [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]
辅:辅助。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,互相辅助,缺一不可。
谋先则事昌 [ móu xiān zé shì chāng ]
谋计划、计谋;昌:兴盛。事前做好计划,事情就容易成功兴盛。
化若偃草 [ huà ruò yǎn cǎo ]
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。形容教化之易推行。
好事不出门,恶事扬千里 [ hǎo shì bù chū mén,è shì yáng qiān lǐ ]
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
成事不说 [ chéng shì bù shuō ]
说:解说。原指事情已成,不要在解说;后指事情已过,不要再解说。
辞多受少 [ cí duō shòu shǎo ]
辞:推辞掉。受:接受。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。
好事之徒 [ hào shì zhī tú ]
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。
绸缪帷帐 [ chóu miù wéi zhàng ]
绸缪:绵密的样子;帷:帐幕。指运筹帷幄,在军营帐幕之中谋划军国大事
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 [ chéng shì bù zú,bài shì yǒu yú ]
不能把事情办好,反而把事情弄坏。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。
【成语拼音】tuī shì
【成语解释】◎ 推事 tuīshì(1) [judge]∶旧时法院的审判员(2) [recommend and wait on]∶推尊侍奉英文翻译1.[旧] judge详细解释(1).推尊侍奉。《宋书·南平王铄传》:“ 鑠 素不推事 世祖 ,又为 元凶 所任,上乃以药内食中毒杀之。”《南史·范云传》:“ 梁武 与兄 懿 卜居东郊之外, 云 亦筑室相依……因是尽心推事。”(2).推荐职务。《南齐书·张岱传》:“若以家贫赐禄,此所不论;语功推事,臣门之耻。”(3).勘断案件。亦为官名。 宋 代称大理寺推丞、评事。后亦以泛称法官、审判员。 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五:“敕令能推事人勘当取实。”《宋史·职官志五》:“左右推事有飜异者互送,再有异者朝廷委官审问,或送御史臺治之。” 郭沫若 《初出夔门》二:“京官是同县的举人,也是在 日本 留过几个月学的,在做着高等审判厅的推事。” 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“推事”种种》:“古今审判案件的官员叫做‘推事’,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审判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