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赀之赏 [ bù zī zhī shǎng ]
赀:计算,估量;赏:赏赐。不可估量的赏赐。指极大的赏赐。
义不容辞 [ yì bù róng cí ]
容:允许;辞:推托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荐贤举能 [ jiàn xián jǔ néng ]
荐:推荐;举:推举。指推举有贤能的人担任重要岗位
原始要终 [ yuán shǐ yào zhōng ]
原、要:推求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
无所事事 [ wú suǒ shì shì ]
事事:前一“事”为动词,做;后一“事”为名词,事情。闲着什么事都不干。
推之四海而皆准 [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]
之:代词,指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
习若自然 [ xí ruò zì rán ]
若:像。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
不辞劳苦 [ bù cí láo kǔ ]
辞:推托;劳苦:劳累辛苦。不逃避劳累辛苦。形容人不怕吃苦,毅力强。
窃衣取温 [ qiè yī qǔ wēn ]
窃:偷取。比喻用不当的手段谋取利益
与日月争光 [ yǔ rì yuè zhēng guāng ]
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
佐雍得尝 [ zuǒ yōng dé cháng ]
比喻助人为善,自己也分享光荣。
尽情尽理 [ jìn qíng jìn lǐ ]
尽:达到极限。比喻某事全部合情合理
生米做成熟饭 [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]
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。
一隅三反 [ yī yú sān fǎn ]
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道理。
识变从宜 [ shí biàn cóng yí ]
指认识事物的变化,灵活地处理问题。
清风朗月 [ qīng fēng lǎng yuè ]
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。也比喻清闲无事。同“清风明月”。
原本穷末 [ yuán běn qióng mò ]
原:推究根源;穷:寻求到尽头。追溯事物的由来
生米煮成熟饭 [ shēng mǐ zhǔ chéng shú fàn ]
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。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[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]
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
举善荐贤 [ jǔ shàn jiàn xián ]
贤:有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
追悔不及 [ zhuī huǐ bù jí ]
悔恨过去的往事,却已经难以挽回了
观隅反三 [ guān yú fǎn sān ]
犹言举一反三。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。
见时知几 [ jiàn shí zhī jǐ ]
指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。
倾抱写诚 [ qīng bào xiě chéng ]
指推诚相待。
责无旁贷 [ zé wú páng dài ]
贷:推卸。自己应尽的责任,不能推卸给旁人。
【成语拼音】tuī shì
【成语解释】◎ 推事 tuīshì(1) [judge]∶旧时法院的审判员(2) [recommend and wait on]∶推尊侍奉英文翻译1.[旧] judge详细解释(1).推尊侍奉。《宋书·南平王铄传》:“ 鑠 素不推事 世祖 ,又为 元凶 所任,上乃以药内食中毒杀之。”《南史·范云传》:“ 梁武 与兄 懿 卜居东郊之外, 云 亦筑室相依……因是尽心推事。”(2).推荐职务。《南齐书·张岱传》:“若以家贫赐禄,此所不论;语功推事,臣门之耻。”(3).勘断案件。亦为官名。 宋 代称大理寺推丞、评事。后亦以泛称法官、审判员。 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五:“敕令能推事人勘当取实。”《宋史·职官志五》:“左右推事有飜异者互送,再有异者朝廷委官审问,或送御史臺治之。” 郭沫若 《初出夔门》二:“京官是同县的举人,也是在 日本 留过几个月学的,在做着高等审判厅的推事。” 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“推事”种种》:“古今审判案件的官员叫做‘推事’,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审判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