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公吐哺 [ zhōu gōng tǔ bǔ ]
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千夫诺诺 [ qiān fū nuò nuò ]
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,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。同“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”。
志在四方 [ zhì zài sì fāng ]
四方:天下。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。
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 [ qiān rén nuò nuò,bù rú yī shì è è ]
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,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。
流离颠疐 [ liú lí diān zhì ]
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同“流离颠沛”。
鹤子梅妻 [ hè zǐ méi qī ]
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、以梅为妻事。亦喻指妻子儿女。
极目四望 [ jí mù sì wàng ]
极:尽;极目:用尽目力远望。指尽眼力所及眺望四方
放诸四夷 [ fàng zhū sì yí ]
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
九洲四海 [ jiǔ zhōu sì hǎi ]
九洲:指中国;四海:古人认为,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,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。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。
敬贤礼士 [ jìng xián lǐ shì ]
礼:以礼相待,尊重;士:古时称有学问的人。尊重品德高尚、学识出众的人。
身先士卒 [ shēn xiān shì zú ]
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,冲在士兵前面。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,走在群众前面。
有志之士 [ yǒu zhì zhī shì ]
士:对人的尊称。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。
挑三嫌四 [ tiāo sān xián sì ]
指挑挑拣拣,嫌这嫌那。同“挑三拣四”。
彷徨四顾 [ páng huáng sì gù ]
彷徨:徘徊,游移不定。游移不定,四处观望。形容犹豫不决的神情
宅中图大 [ zhái zhōng tú dà ]
居于中心,谋划四方。指得地势之利。
千叮万嘱 [ qiān dīng wàn zhǔ ]
再三再四地嘱咐。表示对嘱咐的事情极重视。
文房四寳 [ wén fáng sì bǎo ]
指笔、墨、纸、砚。 宋 梅尧臣 《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》:“文房四寳出二郡,邇來賞愛君與予。”《醒世恒言·佛印…
挟天子以征四方 [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 ]
挟:挟制。挟制皇帝,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
四郊多垒 [ sì jiāo duō lěi ]
垒:营垒。敌军四面逼近,形势危急。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。
康庄大道 [ kāng zhuāng dà dào ]
康庄:平坦,通达。宽阔平坦,四通八达的大路。比喻美好的前途。
文房四物 [ wén fáng sì wù ]
俗指笔、墨、纸、砚。同“文房四宝”。
方方正正 [ 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]
四四方方,规规矩矩
四停八当 [ sì tíng bā dàng ]
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。同“四亭八当”。
燕骏千金 [ yān jùn qiān jīn ]
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。
山林隐逸 [ shān lín yǐn yì ]
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隐士。
【成语拼音】sì shì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指禹、契、皋陶、后稷。
(二)、指石户之农、北人无择、卞随、务光。
(三)、指伍子胥、辅果、穆生、邹阳。
(四)、指蜀中四士:司马相如、严君平、王褒、扬雄。
(五)、指吴中四士:包融、贺知章、张旭、张若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