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在四海 [ zhì zài sì hǎi ]
犹志在四方。
推东主西 [ tuī dōng zhǔ xī ]
犹言推三阻四。找各种借口推托。
江海之士 [ jiāng hǎi zhī shì ]
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
东冲西突 [ dōng chōng xī tū ]
指四处冲锋突击。
云扰幅裂 [ yún rǎo fú liè ]
比喻社会动乱,四分五裂。
招贤下士 [ zhāo xián xià shì ]
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
筑台募士 [ zhù tái mù shì ]
募:招寡。比喻广泛招纳贤士
四脚朝天 [ sì jiǎo cháo tiān ]
四脚:指四肢。形容仰面跌倒。也形容人死去。
不栉进士 [ bù zhì jìn shì ]
栉:梳头。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旧指有文采的女人。
两道三科 [ liǎng dào sān kē ]
说三道四,花言巧语。
四时气备 [ sì shí qì bèi ]
四时:春、夏、秋、冬。四时之气具备。比喻人的气度弘远
文人墨士 [ wén rén mò shì ]
泛指文人、文士。
处士横议 [ chǔ shì héng yì ]
处士: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;横议:随便议论。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
二桃三士 [ èr táo sān shì ]
士:武士。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论功而食,三人弃桃自杀。比喻借刀杀人
四荒八极 [ sì huāng bā jí ]
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。
上蹿下跳 [ shàng cuān xià tiào ]
比喻人上下奔走,四处活动
桑弧之志 [ sāng hú zhī zhì ]
旧时指男儿在四方干一番事业的志向。
挑三拨四 [ tiāo sān bō sì ]
指挑拨是非。同“挑三豁四”。
国之四维 [ guó zhī sì wéi ]
四维:指礼义廉耻。指治国的纲纪
兵老将骄 [ bīng lǎo jiàng jiāo ]
老:衰。士兵疲惫,将领骄傲
一介之士 [ yī jiè zhī shì ]
一个微末的士人。指忠心正直的人。
调三惑四 [ tiáo sān huò sì ]
指挑拨是非。同“调三斡四”。
四纷五落 [ sì fēn wǔ luò ]
形容分散零乱。同“四分五落”。
名扬四海 [ míng yáng sì hǎi ]
四海:天下。名声传扬到天下。形容名声很大。
调三窝四 [ tiáo sān wō sì ]
指挑拨是非。同“调三斡四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sì shì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指禹、契、皋陶、后稷。
(二)、指石户之农、北人无择、卞随、务光。
(三)、指伍子胥、辅果、穆生、邹阳。
(四)、指蜀中四士:司马相如、严君平、王褒、扬雄。
(五)、指吴中四士:包融、贺知章、张旭、张若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