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字珠玉 [ zì zì zhū yù ]
每一个字都像珍珠、宝玉那样珍贵值钱。形容文章作的好,声价高。
龟文鸟迹 [ guī wén niǎo jì ]
指古代的象形文字。
瓜字初分 [ guā zì chū fēn ]
旧时文人拆“瓜”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,即十六岁。多用于女子。
尺二秀才 [ chǐ èr xiù cái ]
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。“尺二”即指当时“盡”字的俗体“尽”字。
列风淫雨 [ liè fēng yín yǔ ]
列:烈;淫:过量。本指狂风暴雨。后比喻错别字连篇。
以文害辞 [ yǐ wén hài cí ]
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。
只词褒贬 [ zhī cí bāo biǎn ]
褒:赞扬,夸奖;贬:给予不好的评价。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。泛指记事论人,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。
咬音咂字 [ yǎo yīn zā zì ]
形容说话一字一板,郑重其事。
一字一泪 [ yī zì yī lèi ]
一个字就仿佛是一滴眼泪。形容文字写得凄楚感人。亦作“一言一泪”。
鬼哭粟飞 [ guǐ kū sù fēi ]
传说苍颉造字,惊天动地,天雨粟,鬼夜哭。
千金不换 [ qiān jīn bù huàn ]
指物品十分宝贵
白纸黑字 [ bái zhǐ hēi zì ]
白纸上写下了黑字。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,不容抵赖或悔改。
一挥而成 [ yī huī ér chéng ]
挥:挥笔;成:成功。一动笔就写成了。形容写字、写文章、画画快。
夏五郭公 [ xià wǔ guō gōng ]
《春秋》一书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记事。比喻文字脱漏。
一字师 [ yī zì shī ]
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
当立之年 [ dāng lì zhī nián ]
指三十岁。
一字千钧 [ yī zì qiān jūn ]
钧:古代重量单位,1钧=30斤。形容文字有份量。
文字狱 [ wén zì yù ]
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,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
破瓜之年 [ pò guā zhī nián ]
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,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“破瓜之年”。
而立之年 [ ér lì zhī nián ]
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。后为三十岁的代称。
断珪缺璧 [ duàn guī quē bì ]
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。同“断圭碎璧”。
中郎有女 [ zhōng láng yǒu nǚ ]
中郎:汉蔡邕,曾官左中郎将,人称蔡中郎,因同情董卓获罪,死于狱中,遗有一女,名琰,字文姬。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
一字不苟 [ yī zì bù gǒu ]
苟:马虎,随便。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,每一个字都要斟酌。
年头月尾 [ nián tóu yuè wěi ]
指从岁首到腊月底,泛指一年之中。也指《春秋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。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。
惜字如金 [ xī zì rú jīn ]
指极其节省文字,不多费笔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