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一字师(yizishi)
成语繁体:一字師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
成语出处: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切磋》载李相读《春秋》,叔孙婼之“婼”应读“敕略切”,李误为“敕晷切”,小吏言之,公大惭愧,“命小吏受北面之礼,号曰‘一字师’”。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三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;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
成语例句:〖示例〗姐姐真是‘一字师’了!从此只叫你师傅,再不叫姐姐了。 ★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八回
近义词:一字之师
元朝时期,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,有“地湿厌闻天竺雨,月明来听景阳钟”之句,很多人都夸好,只有山东一个老叟认为应将“闻”改为“看”,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,老叟说:“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。”萨天锡俯首拜他为“一字师”。
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,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,觉得开得很早,为了突出一个“早”字,便写了一首《早梅》诗,其中有两句是:“前村深雪里,昨夜数枝开。”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,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。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:“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,不足以说明‘早’,不如把‘数枝’改为‘一枝’更贴切。”齐己听了,认为改得很好,欣然接受,并向郑谷拜谢,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“一字师”。
习小松,郭沫若先生称张瑞芳为‘一字师’,你也是我的‘一字师’了。
齐己下拜,人以谷为一字师。
杨万里之於院吏,固时得一字师也。
连环诡计逼现下,一字师再涉红尘,渡化魔魇、拯救生灵。
要做低头叶,虚心学竹子,不耻下问,一字师不必论年龄。
很好,你也是我的一字师有空常来玩,我有点困,回屋补个觉先。
古有‘一字师’,您将独家法术传授与我,难道还不是我的师父吗?
古人作诗,往往因一字的变换,劣诗变成佳诗,故有一字师的故事。
寒月江边、沙舟一字师现身,独孤遗恨自承凶手,风之痕剑下留情。
事后,吴玉章同客人们谈到这位才十六、七岁的小服务员时,不无感慨地说:他是我的一字师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