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 [ guó bì zì fá ér hòu rén fá zhī ]
伐:讨伐。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,然后别人才来攻伐。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
声罪致讨 [ shēng zuì zhì tǎo ]
宣布罪状,并加讨伐。
执柯作伐 [ zhí kē zuò fá ]
执:拿着;柯:斧头柄;伐:采伐。手执斧头去采伐。指给人做媒。
伐罪吊民 [ fá zuì diào mín ]
伐:讨伐。吊:慰问。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
大张挞伐 [ dà zhāng tà fá ]
张:施展;挞伐:讨伐。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。
操斧伐柯 [ cāo fǔ fá kē ]
执斧砍伐斧柄。比喻可就近取法。
矜功伐能 [ jīn gōng fá néng ]
矜、伐:自夸。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。
直木必伐 [ zhí mù bì fá ]
直木:笔直的树木;伐:砍。成材的树必被砍伐。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。
灭虢取虞 [ miè guó qǔ yú ]
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,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。
矜功自伐 [ jīn gōng zì fá ]
矜:骄傲,自夸;伐:自夸。自以为有功劳而夸耀。
辱国殄民 [ rǔ guó tiǎn mín ]
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同“辱国殃民”。
国家多故 [ guó jiā duō gù ]
故:事故,变故。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
伐异党同 [ fá yì dǎng tóng ]
伐:讨伐,攻击。指结帮分派,偏向同伙,打击不同意见的人。
党同伐异 [ dǎng tóng fá yì ]
伐:讨伐,攻击。指结帮分派,偏向同伙,打击不同意见的人。
伐性之斧 [ fá xìng zhī fǔ ]
伐:砍伐;性:性命,生机。砍毁人性的斧头。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。
仁义之师 [ rén yì zhī shī ]
师:军队。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。亦作“仁义之兵”。
仁义之兵 [ rén yì zhī bīng ]
兵:军队。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。同“仁义之师”。
伐罪吊人 [ fá zuì diào rén ]
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“人”当作“民”,因避太宗讳改。同“伐罪吊民”。
诛暴讨逆 [ zhū bào tǎo nì ]
诛:讨伐。讨伐凶暴、叛逆之人。
计伐称勋 [ jì fá chēng xūn ]
指计算、称扬自己的功勋。伐,功勋。
标同伐异 [ biāo tóng fá yì ]
标:标榜;伐:声讨。帮助意见相同的人,排斥意见不同的人。
自伐无功 [ zì fá wú gōng ]
自伐:自我夸耀;功:功勋。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
直木先伐 [ zhí mù xiān fá ]
直:挺直。挺直成材的树木,最先被砍伐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。亦作“直木必伐”。
东讨西伐 [ dōng tǎo xī fá ]
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。同“东征西讨”。
社稷为墟 [ shè jì wéi xū ]
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国家。国家破亡而成为废墟
【成语拼音】fá guó
【成语解释】征伐别国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召诸侯而来,伐国而克城。”南朝 梁 何逊《七召·声色》:“伐国不问仁人,此言何从而至?”明 刘基《莒人伐我东鄙》:“伐国而围人之邑与救患而入人邑者,皆王法之所不容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