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里长亭 [ shí lǐ cháng tíng ]
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,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,供行人何处,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。
井底虾蟆 [ jǐng dǐ xiā má ]
即井蛙。
山高路陡 [ shān gāo lù dǒu ]
比喻道路遥远艰险。同“山高路险”。
村哥里妇 [ cūn gē lǐ fù ]
指平民百姓。里,里巷。
丛山峻岭 [ cóng shān jùn lǐng ]
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。
百里之才 [ bǎi lǐ zhī cái ]
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。后称才能平常的人。
话里藏阄 [ huà lǐ cáng jiū ]
话里藏着哑谜儿。
市井庸愚 [ shì jǐng yōng yú ]
市井: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;庸:庸俗,指庸人;愚:愚昧,指愚人。城镇中无知的平民商贾。形容唯利是图的小人。
阡陌纵横 [ qiān mò zòng héng ]
形容田园的繁盛。
井中求火 [ jǐng zhōng qiú huǒ ]
在水井里去寻求火。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,根本达不到目的。
古井不波 [ gǔ jǐng bù bō ]
古井:枯竭的老井。波:波澜。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。比喻心境沉寂,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。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。亦…
百里才 [ bǎi lǐ cái ]
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;才:才能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
坐知千里 [ zuò zhī qiān lǐ ]
坐在屋里而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。形容具有远见卓识
鞭约近里 [ biān yuē jīn lǐ ]
犹言鞭辟近里。
彻里至外 [ chè lǐ zhì wài ]
指从里到外。
表里相合 [ biǎo lǐ xiāng hé ]
表里:内外;合:协同。里外相互协同
东张西张 [ dōng zhāng xī zhāng ]
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同“东张西望”。
鹏程万里 [ péng chéng wàn lǐ ]
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。比喻前程远大。
鞭辟近里 [ biān bì jìn lǐ ]
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古代洛阳方言。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宋儒常用语。
背乡离井 [ bèi xiāng lí jǐng ]
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
千里之足 [ qiān lǐ zhī zú ]
原指千里马。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。
表里相符 [ biǎo lǐ xiāng fú ]
犹表里如一。
山亏一蒉 [ shān kuī yī kuì ]
《书·旅獒》“爲山九仞,功虧一簣”的节缩。喻功败垂成。 梁启超 《过渡时代论》:“語曰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’井掘九仞…
外合里应 [ wài hé lǐ yìng ]
外面攻打,里面接应。
井井有方 [ jǐng jǐng yǒu fāng ]
形容有条理有办法。
【成语拼音】jǐng lǐ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乡里。古代同井而成里,故称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和 之璧,井里之厥也。”杨倞 注:“井里,里名。”宋 陈亮《祭卢钦叔母夫人文》:“閫内之懿,闻於井里。”《捻军史料丛刊·军情·同治七年闰四夏月十七日》:“众志成城,保卫井里。”
(二)、里巷。清 黄景仁《岁暮篇》诗:“更闻井里喧,索逋百不让。”清 姚莹《游榄山记》:“吾始见此乡井里晏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