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衷一是 [ mò zhōng yī shì ]
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。形容意见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。
一锅煮 [ yī guō zhǔ ]
比喻不分彼此,一样看待或处理
一日为师 [ yī rì wéi shī ]
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,要一辈子当做父亲那样尊重他
浓妆艳裹 [ nóng zhuāng yàn guǒ ]
妆:打扮。指妇女妆饰浓重、艳丽。
说黑道白 [ shuō hēi dào bái ]
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。
说黄道黑 [ shuō huáng dào hēi ]
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。
临风对月 [ lín fēng duì yuè ]
面对清风明月。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。
扒高踩低 [ bā gāo cǎi dī ]
比喻对上奉承攀附,对下欺侮压制。
分毫不差 [ fēn háo bù chà ]
分毫:形容很少的数量,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,十厘为一分。差:差错。没有一点儿差错。
不冷不热 [ bù lěng bù rè ]
指温度不高不低,冷热适中。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。
通风报信 [ tōng fēng bào xìn ]
风:风声。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。
语妙绝伦 [ yǔ miào jué lún ]
指言语精妙,无与伦比。
向隅而泣 [ xiàng yú ér qì ]
向:对着;隅:墙角;泣:小声地哭。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。形容没有人理睬,非常孤立,只能绝望地哭泣。
胸有丘壑 [ xiōng yǒu qiū hè ]
丘:山丘;壑:山沟。指绘画、作文时,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。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。
鼋鸣鳖应 [ yuán míng biē yìng ]
比喻互相感应,一倡一和。
谄上骄下 [ chǎn shàng jiāo xià ]
谄:讨好,奉承。对上谄媚讨好,对下骄横无理。
割据一方 [ gē jù yī fāng ]
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,与中央政权对立。亦作“各霸一方”。
现实主义 [ xiàn shí zhǔ yì ]
注重事实或现实,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
对着和尚骂贼秃 [ 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]
表面骂第三者,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
应对不穷 [ yìng duì bù qióng ]
应对:回答。回应问话没有答不出来的。形容学识渊博,思维敏捷
对簿公堂 [ duì bù gōng táng ]
簿:文状、起诉书之类;对簿:受审问;公堂: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。在法庭上受审问。
知其一,不知其二 [ zhī qí yī,bù zhī qí èr ]
知道事物的一方面,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
见其一未见其二 [ jiàn qí yī wèi jiàn qí èr ]
知道事物的一方面,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
缘悭一面 [ yuán qiān yī miàn ]
悭:欠缺。缺乏缘份,没有和对方会面一次的机会
付诸一笑 [ fù zhū yī xiào ]
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。比喻不值得理会。同“付之一笑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yī duì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表数量。一双。唐 皮日休《重元寺双矮桧》诗:“应如 天竺 难陀寺,一对狻猊相枕眠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撞着八个大汉,担着一对酒桶,也来堤上歇凉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回:“看见他一对小脚穿着老鸦缎子鞋儿。”
(二)、表数量。一套,用以称衣服。宋 欧阳修《谢对衣金带鞍辔马状》:“臣伏蒙圣慈,以臣入院,特赐衣一对,金带一条,金镀银鞍轡马一匹者。”
(三)、称夫妻两人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圆》:“又过数日,妇人脚不痛了,徐信 和它做了一对夫妻上路,直到 建康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四回:“适纔曾合过来,铜盆铁帚,正是一对儿夫妻。”杨朔《春子姑娘》:“我望望她,又望望她表兄弟那宽阔的背影,觉得这两人配在一起,倒是天生的一对儿。”
(四)、泛指年貌可以相配的两个人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六回:“从镜后转出两个一对儿十五六岁的丫头来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十回:“有叫局的,他姊妹两个总是一对儿同来,却只算一个局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