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不一贷 [ bǎi bù yī dài ]
犹言无一宽免。
玩故习常 [ wán gù xí cháng ]
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
获兔烹狗 [ huò tù pēng gǒu ]
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。亦作“狡兔死,良狗烹”。
上替下陵 [ shàng tì xià líng ]
指上下失序,纲纪废坠。陵,通“凌”。同“下陵上替”。
知机识变 [ zhī jī shí biàn ]
机:时机。指能了解、掌握时机,识别、适应时局的变化
切齿腐心 [ qiè chǐ fǔ xīn ]
切齿:咬紧牙齿;腐心:形容心中极恨。形容愤恨到极点。
无出其右 [ wú chū qí yòu ]
出:超出;右:上,古代以右为尊。没有能超过他的。
飞熊入梦 [ fēi xióng rù mèng ]
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。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。
晨秦暮楚 [ chén qín mù chǔ ]
犹言朝秦暮楚。比喻反复无常。
食藿悬鹑 [ shí huò xuán chún ]
指生活穷苦。食藿,以豆叶为食;悬鹑,衣衫褴褛,似鹑鸟悬垂的秃尾。
不可同日而语 [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]
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。形容不能相提并论,不能相比。
切齿痛心 [ qiē chǐ tòng xīn ]
切齿:咬紧牙齿;痛心:形容心中极恨。形容愤恨到极点。
妖不胜德 [ yāo bù shèng dé ]
比喻邪不压正。
期期艾艾 [ qī qī ài ài ]
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,说话不流利。
糜鹿姑苏 [ mí lù gū sū ]
糜:鹿的一种。糜鹿游姑苏台。比喻亡国。
以鹿为马 [ yǐ lù wéi mǎ ]
把鹿说成马。比喻故意颠倒是非。
同日而语 [ tóng rì ér yǔ ]
指相提并论。
束缊举火 [ shù yūn jǔ huǒ ]
比喻求助于人。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。同“束缊请火”。
相依为命 [ xiāng yī wéi mìng ]
互相依靠着过日子。泛指互相依靠,谁也离不开谁。
误国殃民 [ wù guó yāng mín ]
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。
举笏击蛇 [ jǔ hù jī shé ]
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。用手板将蛇打死。比喻有胆识。
直言切谏 [ zhí yán qiē jiàn ]
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同“直言极谏”。
龟玉毁椟 [ guī yù huǐ dú ]
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。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。
目断魂销 [ mù duàn hún xiāo ]
目断:竭尽目力所见。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,因而内心十分悲痛。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。亦作“目断魂消”。
简在帝心 [ jiǎn zài dì xīn ]
指能被皇帝所知者。
【成语拼音】zhòng chén
【成语解释】贵臣身份以外之臣。即众士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公士大夫之众臣,为其君布带绳屨。”《仪礼·丧服》:“公、卿、大夫、室老、士,贵臣,其餘皆众臣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