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公巨卿 [ míng gōng jù qīng ]
指有名望的权贵。亦作“名公钜卿”。
家见户说 [ jiā jiàn hù shuō ]
每家每户都知道。
守法奉公 [ shǒu fǎ fèng gōng ]
守:遵守。遵守法令,奉行公事
明公正气 [ míng gōng zhèng qì ]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
打家截舍 [ dǎ jiā jié shè ]
指到人家里抢夺财物。同“打家劫舍”。
一碗水端平 [ 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 ]
比喻处理事情公正,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破家荡业 [ pò jiā dàng yè ]
指耗尽家产。同“破家荡产”。
遇物持平 [ yù wù chí píng ]
指对待人和事持公正态度。
买卖公平 [ mǎi mài gōng píng ]
买或卖公平合理,互不相欺。
公正不阿 [ gōng zhèng bù ā ]
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。
名门世族 [ míng mén shì zú ]
有名望的世家大族。
家势中落 [ jiā shì zhōng luò ]
家势:家庭经济状况;中落:半途衰落。家业衰败,境况没有从前富裕
一食三起 [ yī shí sān qǐ ]
形容殷勤待士。
梦见周公 [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]
周公:西周初著名政治家,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。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。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。
亡国败家 [ wáng guó bài jiā ]
指国家覆灭、家人离散
天下为家 [ tiān xià wéi jiā ]
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,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,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,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。
家书抵万金 [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]
比喻家信的珍贵。
公正廉明 [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]
公平正直,廉洁严明。
卖公营私 [ mài gōng yíng sī ]
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。
天公地道 [ tiān gōng dì dào ]
形容十分公平合理。
名公巨人 [ míng gōng jù rén ]
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。亦作“名公钜人”。
家至户晓 [ jiā zhì hù xiǎo ]
晓:告知。到每家每户宣传,使每家每户都知道。
百家诸子 [ bǎi jiā zhū zǐ ]
百家:指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流派;诸子:指孔子、老子、庄子、荀子等。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
借公行私 [ jiè gōng xíng sī ]
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。
灭私奉公 [ miè sī fèng gōng ]
灭:消灭。消灭私念,一心为公
【成语拼音】jiā gō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一家之男主人。多指丈夫。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其往也,舍者迎将,其家公执席,妻执巾櫛。”成玄英 疏:“家公,主人公也。”汉 焦赣《易林·剥之涣》:“坐争立讼,纷纷匆匆,卒成祸乱,灾及家公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,这个 阎婆 无钱津送,停尸在家。”
(二)、对别人称说自己的父亲。《后汉书·王丹传》:“时大司徒 侯霸 欲与交友,及 丹 被徵,遣子 昱 候於道。昱 迎拜车下,丹 下答之。昱 曰:‘家公欲与君结交,何为见拜?’”《晋书·山简传》:“简 字 季伦,性温雅,有父风,年二十餘,涛 不之知也。简 叹曰:‘吾年几三十,而不为家公所知。’”《南史·宋庐陵孝献王义真传》:“至 青泥,大败,义真 独逃草中。中兵参军 段宏 单骑追寻,义真 识其声,曰:‘君非 段中兵 邪?身在此。行矣,必不两全,可刎身头以南,使家公望絶。’”
(三)、对人称说自己的祖父、外祖父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昔 侯霸 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。”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河 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;江 南田里间亦言之。”
(四)、称呼对方的父亲。犹令尊。汉 应劭《风俗通·十反·司徒梁国盛允》:“司徒 梁国 盛允,字 子翩,为议郎,慕 孟博 之德,贪树於有礼,谓 孟博:‘家公区区,欲辟大臣,宜令邑人廉荐之。’”《孔丛子·执节》:“申叔 问 子顺 曰:‘子之家公,有道先生,既论之矣。今子易之,是非焉在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