漆身吞炭 [ qī shēn tūn tàn ]
漆身:身上涂漆为癞;吞炭:喉咙吞炭使哑。指故意变形改音,使人不能认出自己。
以莛叩钟 [ yǐ tíng kòu zhōng ]
莛:草茎。原意是钟的音量大,用草茎去敲,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。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。
信口雌黄 [ xìn kǒu cí huáng ]
信:任凭,听任;雌黄:即鸡冠石,黄色矿物,用作颜料。古人用黄纸写字,写错了,用雌黄涂抹后改写。比喻不顾事实,随口乱说…
披文入情 [ pī wén rù qíng ]
鹿死不择荫 [ lù sǐ bù zé yīn ]
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处所。亦比喻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
变徵之声 [ biàn zhǐ zhī shēng ]
徵:古代五音之一;变徵: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。指悲凉的音乐
三十三天 [ sān shí sān tiān ]
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一定不移 [ yī dìng bù yí ]
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,后形容事理正确,不可改变。同“一定不易”。
识时达变 [ shí shí dá biàn ]
认清时势,通达权变。
叽叽喳喳 [ jī ji zhā zhā ]
语音杂乱
不关紧要 [ bù guān jǐn yào ]
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
片词只句 [ piàn cí zhī jù ]
指零碎的文字材料。同“片言只字”。
无关紧要 [ wú guān jǐn yào ]
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
警愦觉聋 [ jǐng kuì jué lóng ]
发出很大的声音,使昏聩的人觉醒,耳聋的人感知。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。
柳骨颜筋 [ jiǔ gǔ yán jīn ]
唐·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,结构劲紧;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,气势开张。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。
色中饿鬼 [ sè zhōng è guǐ ]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
临事屡断 [ lín shì lǚ duàn ]
屡:经常。遇事勇于决断。
肉竹嘈杂 [ ròu zhú cáo zá ]
竹:管乐;肉竹:泛指音乐;嘈杂:声音喧闹,杂乱。形容音乐杂乱无章。
靡靡之声 [ mǐ mǐ zhī shēng ]
指柔弱、颓靡的音乐。同“靡靡之音”。
中郎有女 [ zhōng láng yǒu nǚ ]
中郎:汉蔡邕,曾官左中郎将,人称蔡中郎,因同情董卓获罪,死于狱中,遗有一女,名琰,字文姬。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
誓山盟海 [ shì shān méng hǎi ]
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,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。同“山盟海誓”。
鼓吹喧阗 [ gǔ chuī xuān tián ]
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。
目不识书 [ mù bù shí shū ]
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
不可揆度 [ bù kě kuí duó ]
揆:音‘葵’度:音‘夺’揆度:估量,揣测。指无法推测。
齩姜呷醋 [ yǎo jiāng xiā cù ]
犹言咬文嚼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