窒碍难行 [ zhì ài nán xíng ]
窒:阻塞不通。阻碍太多,难以实行。
三马同槽 [ sān mǎ tóng cáo ]
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。也泛指阴谋篡权。
汤饼之会 [ tāng bǐng zhī huì ]
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
狡兔三穴 [ jiǎo tù sān xué ]
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。同“狡兔三窟”。
三头两日 [ sān tóu liǎng rì ]
三二天。形容时间相隔很近。
异军突起 [ yì jūn tū qǐ ]
异军:另外一支军队。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。
夜半三更 [ yè bàn sān gēng ]
一夜分为五更,三更是半夜。指深夜
利市三倍 [ lì shì sān bèi ]
利市:利润;三倍:几倍。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。
喙长三尺 [ huì cháng sān chǐ ]
喙:嘴。嘴长三尺。形容人善于辨说。
三言两句 [ sān yán liǎng jù ]
几句话。形容话很少。同“三言两语”。
事不过三 [ shì bù guò sān ]
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。
挑三检四 [ tiāo sān jiǎn sì ]
指挑挑拣拣,嫌这嫌那。同“挑三拣四”。
三顾草庐 [ sān gù cǎo lú ]
刘备为请诸葛亮,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。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。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。同“草庐三顾”…
支手舞脚 [ zhī shǒu wǔ jiǎo ]
犹言指手画脚。
子丑寅卯 [ zǐ chǒu yín mǎo ]
四个地支。多指事理。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[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]
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
风雨漂摇 [ fēng yǔ piāo yáo ]
比喻局势动荡不安,很不稳定。同“风雨飘摇”。
目无三尺 [ mù wú sān chǐ ]
不把法制放在眼里。形容违法乱纪,胡作非为。三尺,指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,故称。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…
推东主西 [ tuī dōng zhǔ xī ]
犹言推三阻四。找各种借口推托。
东挦西扯 [ dōng xián xī chě ]
指到处张罗。
三好二怯 [ sān hǎo èr qiè ]
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同“三好两歹”。
八方支持 [ bā fāng zhī chí ]
形容各方面都支持、援助。
咸五登三 [ xián wǔ dēng sān ]
指帝德广被,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。
三首六臂 [ sān shǒu liù bì ]
神道的形状。后比喻神通广大,本领出众。同“三头六臂”。
实报实销 [ shí bào shí xiāo ]
支出多少报销多少
【成语拼音】sān zhī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 汉 末、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、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。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, 亮 受业于 支谶 。当时称“天下博知,不出三 支 ”。 宋 陈师道 《别宝讲主》诗:“暂息三 支 论,重参二祖禪。” 梁启超 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六章第二节:“ 三国 时代 支纤 、 支亮 、 支谦 ,皆自 印度 来传教,时号‘三 支 ’”(2).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,即:宗(立义),因(论证),喻(设譬)。《翻译名义集·名句文法》:“能立三支,譬喻宗因;由此譬况,喻晓宗因。” 章炳麟 《诸子学略说》:“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,即是 欧州 三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