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典三坟 [ wǔ diǎn sān fén ]
犹言三坟五典。泛指古代典籍。
半夜三更 [ bàn yè sān gēng ]
一夜分为五更,三更是午夜十二时。指深夜。
不存不济 [ bù cún bù jì ]
指支持不住,受不住。
节用爱民 [ jié yòng ài mín ]
节省开支,爱护百姓。
驴前马后 [ lǘ qián mǎ hòu ]
比喻一切受人支配。
三人成众 [ sān rén chéng zhòng ]
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,已不算少数
没三没四 [ méi sān méi sì ]
不三不四,行为不端正
二三其意 [ èr sān qí yì ]
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
无靠无依 [ wú kào wú yī ]
依:依靠。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。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
一献三售 [ yī xiàn sān shòu ]
指人臣过蒙宠幸。同“一献三酬”。
屠龙之技 [ tú lóng zhī jì ]
屠:宰杀。宰杀蛟龙的技能。比喻技术虽高,但无实用。
颠三倒四 [ diān sān dǎo sì ]
三、四:表示杂乱。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。
弱如扶病 [ ruò rú fú bìng ]
扶病:支持病体。弱得像支撑着病体一样。形容身体非常虚弱
三熏三沐 [ sān xūn sān mù ]
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。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。同“三衅三浴”。②表示虔敬。③比喻栽培,提携。
三老五更 [ sān lǎo wǔ gēng ]
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,以尊养老人。
吞吞吐吐 [ tūn tūn tǔ tǔ ]
想说,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。形容说话有顾虑。
入不敷出 [ rù bù fū chū ]
敷:够,足。收入不够支出。
顶门壮户 [ dǐng mén zhuàng hù ]
指支撑门户,光耀门第。
国家栋梁 [ guó jiā dòng liáng ]
栋梁:支撑房架的大梁。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。肩负国家重任的人。
六街三陌 [ liù jiē sān mò ]
泛指大街小巷。同“六街三市”。
退徙三舍 [ tuì xǐ sān shè ]
舍:古时行军,一舍为三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
韦编三绝 [ wéi biān sān jué ]
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三夫成市虎 [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]
比喻说的人多了,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。同“三人成虎”。
龙飞凤翔 [ lóng fēi fèng xiáng ]
①指帝王的兴起。②比喻仕途得意,飞黄腾达。
三阳交泰 [ sān yáng jiāo tài ]
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。同“三阳开泰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sān zhī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 汉 末、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、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。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, 亮 受业于 支谶 。当时称“天下博知,不出三 支 ”。 宋 陈师道 《别宝讲主》诗:“暂息三 支 论,重参二祖禪。” 梁启超 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六章第二节:“ 三国 时代 支纤 、 支亮 、 支谦 ,皆自 印度 来传教,时号‘三 支 ’”(2).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,即:宗(立义),因(论证),喻(设譬)。《翻译名义集·名句文法》:“能立三支,譬喻宗因;由此譬况,喻晓宗因。” 章炳麟 《诸子学略说》:“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,即是 欧州 三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