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宽即圆 [ shì kuān jí yuán ]
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,就能圆满解决。款,宽缓。同“事款则圆”。
触类而长 [ chù lèi ér cháng ]
意指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,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。
村酒野蔬 [ cūn jiǔ yě shū ]
乡村酿的酒,田野种的菜。形容酒食淡薄,生活清贫。
室徒四壁 [ shì tú sì bì ]
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比喻贫穷。
遗闻轶事 [ yí wén yì shì ]
散失,遗留下来的事迹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[ fán shì yù zé lì,bù yù zé fèi ]
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
分内之事 [ fèn nèi zhī shì ]
分内:自己,本分。本分之内的事情。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。
实事求是 [ shí shì qiú shì ]
指从实际对象出发,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。
霜露之悲 [ shuāng lù zhī bēi ]
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
祝寿延年 [ zhù shòu yán nián ]
祝:祝颂,祝祷。贺人长命百岁之辞
一饥两饱 [ yī jī liǎng bǎo ]
犹言每天不能饱食。形容生活贫困。
比物假事 [ bǐ wù jiǎ shì ]
假借相类的事物,相进行比较归纳。
糠豆不赡 [ kang dou bu shan ]
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。形容生活十分贫困。
谋事在人 [ móu shì zài rén ]
谋:谋划,安排。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。
事不师古 [ shì bù shī gǔ ]
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。
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 [ hǎo shì bù chū mén,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]
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坏事却传播得极快
遇事生风 [ yù shì shēng fēng ]
原形容处事果断而迅速。后指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,引起事端。
见事风生 [ jiàn shì fēng shēng ]
指遇事雷厉风行。
少头没尾 [ shǎo tóu méi wěi ]
比喻事物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
金马玉堂 [ jīn mǎ yù táng ]
金马:汉代的金马门,是学士待诏的地方;玉堂:玉堂殿,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。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。
一了百当 [ yī liǎo bǎi dàng ]
指办事妥当、彻底。
白毫之赐 [ bái háo zhī cì ]
白毫:佛家称如来的32相之一。指供养僧徒之物
非刑拷打 [ fēi xíng kǎo dǎ ]
非刑:法律外的残酷肉刑。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
菽水之欢 [ shū shuǐ zhī huān ]
菽:豆类的总称;菽水:指普通的饮食。指供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
司空见惯 [ sī kōng jiàn guàn ]
司空:古代官名。指某事常见,不足为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