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风遗迹 [ liú fēng yí jì ]
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、陈迹。亦作“流风遗躅”。
遗休余烈 [ yí xiū yú liè ]
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。同“遗芳余烈”。
自取其咎 [ zì qǔ qí jiù ]
咎:罪过,祸害。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。
遗篇断简 [ yí piān duàn jiǎn ]
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。同“遗编断简”。
流风遗俗 [ liú fēng yí sú ]
流风:遗风;俗:习俗。流传下来的风尚习俗。指人虽去世,风范犹存
遗形藏志 [ yí xíng cáng zhì ]
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
进道若退 [ jìn dào ruò tuì ]
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
盗亦有道 [ dào yì yǒu dào ]
道:道理。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。
遗闻逸事 [ yí wén yì shì ]
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,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。
魂不著体 [ hún bù zhù tǐ ]
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同“魂不附体”。
传道穷经 [ chuán dào qióng jīng ]
传:传授;道:孔孟之道;穷:尽;经:儒家经典。传授道理,穷尽经典
魔高一尺 [ mó gāo yī chǐ ]
魔:恶鬼;道:道行,道法。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。
豺狼横道 [ chái láng héng dào ]
横道:横在道路中间。比喻坏人当权。
托孤寄命 [ tuō gū jì mìng ]
托孤:以遗孤相托;寄命:以重要事情相托。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
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 [ mó gāo yī chǐ,dào gāo yī zhàng ]
魔:恶鬼;道:道行,道法。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。
感铭心切 [ gǎn míng xīn qiē ]
感:感激;铭:铭刻;心切:心情急迫。指对于师长或施惠者感激不忘,铭刻在心。
公道自在人心 [ 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 ]
公道:公正的道理;自:自然。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
斩岸堙溪 [ zhǎn àn yīn xī ]
堙:堵塞、填满。铲平高岸,填塞河沟。比喻修整与开辟道路
大逆不道 [ dà nì bù dào ]
逆:叛逆;道:指封建道德;不道:违反封建道德。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。
正己守道 [ zhèng jǐ shǒu dào ]
道:道德。端正自己,严格遵守道德标准。
遁迹黄冠 [ dùn jì huáng guàn ]
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。
以是为恨 [ yǐ shì wéi hèn ]
恨:遗憾。把这件事当作遗憾
男女别途 [ nán nǚ bié tú ]
别:区分。男子与女子应有所区别
羽化登仙 [ yǔ huà dēng xiān ]
羽化:成仙。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。指去世
道道地地 [ dào dào dì dì ]
非常地道
【成语拼音】yí dào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前人留传下来的思想观点、政治主张、治理方法等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 公季 脩 古公 遗道,篤於行义,诸侯顺之。”(2).犹言失去道义。《晏子春秋·问下二一》:“ 叔向 问 晏子 曰:‘世乱不遵道,上辟不用义;正行则民遗,曲行则道废。正行而遗民乎?与持民而遗道乎?此二者之于行何如?’” 晋 枣腆 《答石崇》诗:“上德无欲,遗道不为。” 唐 韩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:“夫今之人,务利而遗道,其学其问,以之取名致官而已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