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遗寸长 [ bù yí cùn cháng ]
寸长:微小的长处。不遗漏一点点长处。形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。
遗簪坠履 [ yí zān zhuì lǚ ]
比喻旧物或故情。同“遗簪坠屦”。
死而无憾 [ sǐ ér wú hàn ]
即使死了也而无遗憾
流风遗韵 [ liú fēng yí yùn ]
流风:遗风。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
遗闻琐事 [ yí wén suǒ shì ]
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,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。同“遗闻逸事”。
凿柱取书 [ záo zhù qǔ shū ]
指秉承先人的遗训。
遗臭万年 [ yí chòu wàn nián ]
遗臭:死后留下的恶名。死后恶名一直流传,永远被人唾骂。
遗臭万世 [ yí chòu wàn shì ]
死后恶名流传,永远受人唾骂。同“遗臭万载”。
不遗毫发 [ bù yí háo fā ]
遗:疏漏;毫发:细毛和头发,指极微小的数量。一点遗漏都没有。形容非常细致周密。
遗珥堕簪 [ yí ěr duò zān ]
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。同“遗簪堕珥”。
遗臭千年 [ yí chòu qiān nián ]
死后恶名流传,永远受人唾骂。同“遗臭万载”。
遗风逸尘 [ yí fēng yì chén ]
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的事迹。
遗臭千秋 [ yí chòu qiān qiū ]
死后恶名流传,永远受人唾骂。同“遗臭万载”。
裘葛之遗 [ qiú gě zhī wèi ]
裘:皮衣;葛:夏衣;遗:赠与。比喻根据季节不同,赠送适时的衣服。
补过拾遗 [ bǔ guò shí yí ]
拾遗:纠正帝王的过失。填补、纠正帝王的过失。也指匡正、改掉自己的过失、缺点。
谋无遗谞 [ móu wú yí xū ]
遗谞:才智不足之处。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。形容计谋周密,十分稳妥。
流风遗烈 [ liú fēng yí liè ]
流风:遗风;烈:功绩,功业。指前辈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功业
流风遗泽 [ liú fēng yí zé ]
流风:遗风;泽:恩泽。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
沧海遗珠 [ cāng hǎi yí zhū ]
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
余膏剩馥 [ yú gāo shèng fù ]
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。同“残膏剩馥”。
遗德休烈 [ yí dé xiū liè ]
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。同“遗德余烈”。
伯道无儿 [ bó dào wú ér ]
伯道:邓伯道。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。
赏不遗贱 [ shǎng bù yí jiàn ]
赏:赏赐,奖赏;贱:地位卑微。奖赏不要遗漏地位卑微的人
反道败德 [ fǎn dào bài dé ]
违反正道,败坏道德。
小学而大遗 [ xiǎo xué ér dà yí ]
小:指不知句读;大:指不解疑难问题;而:转折连词,可是;遗:弃。小的方面则要学习,大的方面却放弃
【成语拼音】yí dào
【成语解释】(1).指前人留传下来的思想观点、政治主张、治理方法等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 公季 脩 古公 遗道,篤於行义,诸侯顺之。”(2).犹言失去道义。《晏子春秋·问下二一》:“ 叔向 问 晏子 曰:‘世乱不遵道,上辟不用义;正行则民遗,曲行则道废。正行而遗民乎?与持民而遗道乎?此二者之于行何如?’” 晋 枣腆 《答石崇》诗:“上德无欲,遗道不为。” 唐 韩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:“夫今之人,务利而遗道,其学其问,以之取名致官而已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