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口项斯 [ jí kǒu xiàng sī ]
指满口赞誉。项斯、唐代诗人,为杨敬之所器重,敬之赠诗有“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”之句。
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 [ gōng yǒu gōng lǐ,pó yǒu pó lǐ ]
公:称丈夫的父亲。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
势不俱栖 [ shì bù jù qī ]
互相对立,不能共容。
饮啖兼人 [ yǐn dàn jiān rén ]
形容人酒量、饭量很大。
豪气元龙 [ háo qì yuán lóng ]
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登传》:“ 汜 曰:‘ 陈元龙 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。’”后以“豪气元龙”指桀骜不羁之士。 金 元好…
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 [ jiàn zài xián shàng,bù dé bù fā ]
箭:弓箭;弦:弓上用以发箭的牛筋绳子。箭已搭在弦上,不得不发射。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
随类相从 [ suí lèi xiāng cóng ]
指按类归纳。
独行君子 [ dú xíng jūn zǐ ]
旧指士大夫的独特行为。
迷途而返 [ mí tú ér fǎn ]
龙蟠虎踞 [ lóng pán hǔ jù ]
象龙盘着,象虎蹲着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特指南京。
雷厉风飞 [ léi lì fēng fēi ]
①象雷那样猛烈,象风那样快。同“雷厉风行”。②严厉威猛。
不谋而同 [ bù móu ér tóng ]
谋:商量;同:相同。事先没有商量过,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
握图临宇 [ wò tú lín yǔ ]
图:图籍;宇:天下。掌握全国地图,君临天下。比喻拥有全国政权
鋭挫气索 [ ruì cuò qì suǒ ]
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 任舉 敗没,鋭挫氣索,晏起偷安,將士不得一見。”
首倡义兵 [ shǒu chàng yì bīng ]
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。
鱼贯而来 [ yú guàn ér rù ]
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。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。
毁节求生 [ huǐ jié qiú shēng ]
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苟且偷生。
齐整如一 [ qí zhěng rú yī ]
非常整齐
襟怀磊落 [ jīn huái lěi luò ]
襟怀:胸怀;磊落:光明正大。心怀坦荡,光明磊落。
经纶天下 [ jīng lún tiān xià ]
经纶:整理丝缕;天下:国家。治理国家
一言堂 [ yī yán táng ]
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。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,独断专行,一个人说了算。
畏缩逡巡 [ wèi suō qūn xún ]
逡巡:想走又不走,犹豫不决的样子。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。
有板有眼 [ yǒu bǎn yǒu yǎn ]
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、有步调。
否极而泰 [ fǒu jí ér tài ]
否、泰:64卦中的两个卦名。指坏的到了尽头就要好起来
万象澄澈 [ wàn xiàng chéng chè ]
澄、澈:水清。万物都澄静清澈。形容月夜所有的景物澄静而清澈。
【成语拼音】xiàng wèi
【成语解释】(1).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,亦叫“闕”或“观”,为悬示教令的地方。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正月之吉,始和,布治于邦国都鄙,乃县治象之灋于象魏,使万民观治象,挟日而敛之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象魏,闕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 郑司农 云:‘象魏,闕也’者, 周公 谓之象魏,雉门之外,两观闕高魏魏然, 孔子 谓之观。” 唐 杨炯 《少室少姨庙碑》:“太微营室,明堂布政之宫;白兽苍龙,象魏悬书之法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陆化熙授承德郎》:“参报待以削草,象魏用为县书。”(2).借指宫室,朝廷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云观变为狐兔之藪,象魏化为虎豹之蹊。”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入兵万乘之国,顿戟象魏之下。” 宋 苏轼 《上太皇太后贺正表》:“臣职守江湖,心驰象魏。天威咫尺,想闻清蹕之音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雒阳》诗:“象魏云常紫, 龙池 水自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