陋室空堂 [ lòu shì kōng táng ]
简陋的住房,空空的堂屋。形容贫穷衰败凄凉的景象。
心在魏阙 [ xīn zài wèi quē ]
指臣民心在朝廷,关心国事。魏阙,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,其下悬布法令,因以代称朝廷。
象齿焚身 [ xiàng chǐ fén shēn ]
焚身:丧生。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。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。
巴蛇吞象 [ bā shé tūn xiàng ]
巴蛇:传说中的大蛇。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
生张熟魏 [ shēng zhāng shú wèi ]
张、魏:都是姓,这里泛指人。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。
戛然而止 [ jiá rán ér zhǐ ]
戛:象声词。形容声音突然终止。
神领意造 [ shén lǐng yì zào ]
指用心神领会和创造艺术形象。
超然象外 [ chāo rán xiàng wài ]
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以外。指诗文的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
龟文鸟迹 [ guī wén niǎo jì ]
指古代的象形文字。
拽象拖犀 [ zhuài xiàng tuō xī ]
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。形容勇力过人。
象煞有介事 [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]
指装模作样,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。
身在江海,心驰魏阙 [ shēn zài jiāng hǎi,xīn chí wèi què ]
江海:指隐士居住的地方;驰:心神向往;魏阙:指朝廷。指虽不为官,仍关怀朝政
超以象外 [ chāo yǐ xiàng wài ]
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之外。形容诗文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
香象绝流 [ xiāng xiàng jué liú ]
佛教用语。比喻悟道精深。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。同“香象渡河”。
胆小如鼠 [ dǎn xiǎo rú shǔ ]
胆子小得象老鼠。形容非常胆小。
胆小如鼷 [ dǎn xiǎo rú xī ]
胆子小得象老鼠。形容非常胆小。
若隐若显 [ ruò yǐn ruò xiǎn ]
若:好象;隐:隐藏;显:显现。好象隐藏不露,又好象显现出来。形容隐隐约约,看不清楚的样子。
百里风趠 [ bǎi lǐ fēng chuō ]
趠:腾跃。百里的路,顺风而行,就象腾跃一样。形容远程航行的迅速。
意气风发 [ yì qì fēng fā ]
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象风吹一样迅猛。形容精神振奋,气概豪迈。
吴头楚尾 [ wú tóu chǔ wěi ]
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
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 [ shēn zài jiāng hú,xīn xuán wèi què ]
魏阙: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称。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。
三兽渡河 [ sān shòu dù hé ]
佛教以兔、马、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,喻小、中、大三乘证道之高下。后泛指修行。
见微知萌 [ jiàn wēi zhī méng ]
微:细微;萌:发生。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,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。
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[ gǒu kǒu lǐ shēng bù chū xiàng yá ]
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。同“狗口里吐不出象牙”。
合眼摸象 [ hé yǎn mō xiàng ]
闭着眼睛摸象。比喻盲目行事。
【成语拼音】xiàng wèi
【成语解释】(1).古代天子、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,亦叫“闕”或“观”,为悬示教令的地方。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正月之吉,始和,布治于邦国都鄙,乃县治象之灋于象魏,使万民观治象,挟日而敛之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象魏,闕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 郑司农 云:‘象魏,闕也’者, 周公 谓之象魏,雉门之外,两观闕高魏魏然, 孔子 谓之观。” 唐 杨炯 《少室少姨庙碑》:“太微营室,明堂布政之宫;白兽苍龙,象魏悬书之法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陆化熙授承德郎》:“参报待以削草,象魏用为县书。”(2).借指宫室,朝廷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云观变为狐兔之藪,象魏化为虎豹之蹊。”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入兵万乘之国,顿戟象魏之下。” 宋 苏轼 《上太皇太后贺正表》:“臣职守江湖,心驰象魏。天威咫尺,想闻清蹕之音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雒阳》诗:“象魏云常紫, 龙池 水自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