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阶彤庭 [ yù jiē tóng tíng ]
建筑物非常豪华。
鼓唇咋舌 [ gǔ chún zhà shé ]
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同“鼓唇摇舌”。
超阶越次 [ chāo jiē yuè cì ]
指越过原有的等级顺序,多指越级提升官吏。同“不次之迁”。
故宫禾黍 [ gù gōng hé shǔ ]
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。
蓬头跣足 [ péng tóu xiǎn zú ]
蓬:散乱。跣:赤脚。头发散乱,双脚赤裸。形容人衣冠不整,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。亦作“披头跣足”、“蓬头赤脚”。
臼头花钿 [ jiù tóu huā diàn ]
形容丑女浓妆。
翘足可待 [ qiào zú kě dài ]
翘足:抬起脚。一举足的时间内即可等到。比喻很快就能实现
连朝接夕 [ lián zhāo jiē xī ]
朝:早晨;夕:晚上。早晨接晚上,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干
山岳崩颓 [ shān yuè bēng tuí ]
比喻王朝覆亡。
一代辞宗 [ yī dài cí zōng ]
辞宗:辞赋作者中的宗师。指一个时代为人所尊崇的文学家。
破家荡产 [ pò jiā dàng chǎn ]
指耗尽家产。
蟮蜎蠖濩 [ dàn yuān huò hù ]
宫殿中刻镂之状。
裋褐不完 [ shù hè bù wán ]
裋褐: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。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。形容生活贫苦
毁冠裂裳 [ huǐ guān liè cháng ]
毁坏帽子和衣裳。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。
同源异流 [ tóng yuán yì liú ]
指起始、发端相同而趋向、终结不同。
鹄形鸟面 [ hú xíng niǎo miàn ]
指饥疲瘦削的样子。
因粮于敌 [ yīn liáng yú dí ]
因:凭借。从敌人处取得粮草。
剥肤及髓 [ bō fū jí suǐ ]
比喻盘剥深重。
蓬头散发 [ péng tóu sàn fà ]
形容头发披垂,非常散乱
山高月小 [ shān gāo yuè xiǎo ]
形容夜景的气势。
一泓清水 [ yī hóng qīng shuǐ ]
又深又广。
索垢指瘢 [ suǒ gòu zhǐ bān ]
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。
东奔西走 [ dōng bēn xī zǒu ]
到处奔波。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。
量入计出 [ liáng rù jì chū ]
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。同“量入为出”。
东奔西跑 [ dōng bēn xī pǎo ]
到处奔波。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。
【成语拼音】fù yì
【成语解释】(1).赋税和徭役的合称。 中国 古代,赋初指兵赋。 春秋 后期,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,赋和税渐趋混合。 秦 汉 以后,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,徭役则另行征发,赋和役始有明显区别。 明 代以后,将按户口征发的徭役折征银两,把丁税并入田赋,至 清 则以赋役为田租的专称。《六韬·盈虚》:“其赋役也甚寡。”《新唐书·食货志二》:“国家赋役之法,曰租、曰调、曰庸。”《清史稿·食货志二》:“ 世祖 入 关 ,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赋役三年。”(2).分配徭役。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乾符三年》:“ 西川 节度使 高駢 筑 成都 罗城,使僧 景仙 规度,周二十五里,悉召县令庀徒赋役,吏受百钱以上皆死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赋,布也;分布使之就役也。”英文翻译1.taxes and corvée